[实用新型]支架机构、阀芯组件、增压泵和净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57215.3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斌;李伟;周军;唐伟鹏;陈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53/00;F04B53/08;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蒋卫卫;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机构 组件 增压泵 净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机构、阀芯组件、增压泵和净水器。支架机构包括:基座,包括导向槽;阻热件,设于基座上,阻热件部分嵌设于导向槽中,阻热件用于承托膜片,且阻热件用于带动膜片运动;其中,在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上,导向槽的截面积逐渐缩小。通过在基座和膜片之间设置阻热件,能够有效降低基座至膜片的热传递效率,从而降低膜片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膜片高温损毁。进而实现优化阀芯组件结构,在满足高流量泵送需求的基础上延长膜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支架机构故障率,降低增压泵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泵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机构、阀芯组件、增压泵和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液体泵送装置的泵水流量需求的提高,泵送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增压泵流量和寿命的提升成为必然。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增压泵流量需求正在从600G到800G、1200G大通量的方向发展。
相关技术中,随着流量的增大,电机和轴承发热现象愈加明显。隔膜泵内部轴承支架直接与膜片接触,加快了热量从轴承支架向膜片的传导速率。但高温会缩短隔膜泵关键部件膜片的使用寿命,导致隔膜泵故障率陡增。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阀芯组件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支架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阀芯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净水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基座,包括导向槽;阻热件,设于基座上,阻热件部分嵌设于导向槽中,阻热件用于承托膜片,且阻热件用于带动膜片运动;其中,在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上,导向槽的截面积逐渐缩小。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应用于增压泵的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基座,基座用于连接增压泵上的膜片,带动膜片在增压泵中运动。膜片为增压泵中的核心部件,基座用于连接膜片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驱动基座上的轴承摆动来带动膜片在增压泵中摆动,摆动的膜片能够改变基座对侧泵送腔体的空间大小,当摆动的膜片增大泵送腔体时,负压将液体压入泵送腔体。反之摆动的膜片缩小泵送腔体时,先前抽入的液体被压出泵送腔体,从而满足液体的泵送需求。
相关技术中,应产品需求,对增压泵的泵送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市面上的增压泵的流量正在从600G、800G至1200G的大通量方向发展。然而增大泵送流量的其中一个方式便是加快膜片的运动频率,但该高速增效方式会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基座以及于基座相解除的膜片升温,实际温度可达到70℃上下。然而膜片多采用橡胶等弹性材质制备,高温对膜片的性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膜片快速老化。从而产生了膜片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增压泵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在支架机构中设置了阻热件。具体地,阻热件固定在基座上,阻热件用于承托膜片,完成装配后,阻热件位于基座和膜片之间,且阻热件与膜片保持接触,阻热件随同基座运动时,与阻热件保持接触的膜片发生形变。阻热件具备优良的隔热性能,可以在基座和膜片之间减缓热传递效率。具体地,阻热件可通过PA6+30GF(尼龙66+30%玻璃纤维)的材质制备而成,还可以通过陶瓷等隔热材料制备而成,对此该技术方案中不对该阻热件的材质做硬性限定,满足隔热需求即可。
通过在基座和膜片之间设置阻热件,能够有效降低基座至膜片的热传递效率,从而降低膜片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膜片高温损毁。从而解决前述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阀芯组件结构,在满足高流量泵送需求的基础上延长膜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支架机构故障率,降低增压泵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7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