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54703.9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张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强 |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B23Q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邓陶钧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封油孔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导向装置、Φ45mm的铰刀以及刀杆,所述导向装置、铰刀以及刀杆的中心均设有Φ8mm的内孔相通;所述导向装置的外圆镶有硬质合金导向条,并设有四个出水孔,所述导向装置、铰刀和刀杆以定位轴和孔精密配合方式连接,并用螺钉紧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铰刀在切入时,导向装置完全进入Φ44.5底孔并开始导向,避免了刀刃因受力产生较大径向跳动现象,再加上内冷却液润滑和冷却,铰刀能沿着底孔均匀平稳切削,Φ45H7孔的位置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得到了保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发动机缸体主轴承贯穿螺栓孔在中部与付油道孔相交,中间有一Φ45H7封油孔,如图1、图2所示,用装在螺栓上的O型密封圈在此密封机油,防止机油泄漏,此孔位置度0.4mm、圆柱度0.011mm,孔深550~605mm,加工工艺性较差,属于较难加工、难检测孔,若加工质量出现问题,会导致润滑油泄漏,润滑系统油压不足,各摩擦副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拉缸、化瓦等事故。
一般生产厂家采用在落地镗铣加工中心上,用普通Φ45铰刀铰削Φ45H7孔,如图3所示。
现有的加工装置缺点有两点,一是Φ44.5底孔深605mm,是深孔,位置度较差;二是铰削Φ45H7孔时,由于铰刀刀杆又细又长,刚性不好,而机床主轴进给又是刚性的,铰刀切入时产生较大径向跳动,导致铰刀切入位置偏离中心;三是无润滑和冷却,采用干式加工。这三个缺点有可能导致Φ45H7孔铰不起来,孔位置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严重超差,孔与O型密封圈产生缝隙,发生润滑油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
所述装置本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导向装置、铰刀以及刀杆,所述导向装置、铰刀以及刀杆的中心均设有内孔相通;
所述导向装置的外圆镶有硬质合金导向条,并设有四个出水孔,所述导向装置、铰刀和刀杆以定位轴和孔精密配合方式连接,并用螺钉紧固。
优选的,所述铰刀为Φ45mm铰刀。
优选的,所述内孔为Φ8mm的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铰刀在切入时,导向装置完全进入Φ44.5底孔并开始导向,避免了刀刃因受力产生较大径向跳动现象,再加上内冷却液润滑和冷却,铰刀能沿着底孔均匀平稳切削,Φ45H7孔的位置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得到了保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Φ45H7封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Φ45H7封油孔的放大图;
图3为φ45铰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封油孔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强,未经张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4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称重传感器用弹性体
- 下一篇:一种发泡胶快速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