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储能稳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52455.4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甘飞;张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万邦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王乾 | 
| 地址: |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稳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流储能稳压装置,包括第一蓄电池组B1,控制第一蓄电池组B1启闭的晶体管G1,所述晶体管G1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第一蓄电池组B1的另一端连接测量端J2;与第一蓄电池组B1串联连接的第二蓄电池组B2,控制第二蓄电池组B2启闭的晶体管G2,所述晶体管G2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与第一蓄电池组B1、第二蓄电池组B2串联连接的第三蓄电池组B3,控制第三蓄电池组B3启闭的晶体管G3,所述晶体管G3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所述晶体管G1、晶体管G2及晶体管G3之间互为并联;CH控制电路,分别与晶体管G1、晶体管G2及晶体管G3连接,并与J1端和J2端分别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储能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储能一般都有一个电压范围,比如蓄电池单体的工作范围为:1.60-2.1V,超级电容器单体的工作范围为0-2.7V;为了即满足负载需要的电压范围,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储能系统,一般都在储能+DC/DC直流稳压电路方式来实现输出的稳定,DC/DC变换器控制复杂,成本高,特别在大电流载中,多采并联冗余方式扩容,可靠性一般。比如在变频器直流防晃电系统中,需要一个输出电压在最低电压在462V-540V储能系统,如果采用40只12的蓄电,在大电流放电最低电压462V时,有80%电能没有放出来,如果采用更多的蓄电池数量串联,会造成切换冲击电流的和超压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储能稳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直流储能稳压装置,包括
第一蓄电池组B1,控制第一蓄电池组B1启闭的晶体管G1,所述晶体管G1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第一蓄电池组B1的另一端连接测量端J2;
与第一蓄电池组B1串联连接的第二蓄电池组B2,控制第二蓄电池组B2启闭的晶体管G2,所述晶体管G2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
与第一蓄电池组B1、第二蓄电池组B2串联连接的第三蓄电池组B3,控制第三蓄电池组B3启闭的晶体管G3,所述晶体管G3的输出端经电感L至测量端J1;
所述晶体管G1、晶体管G2及晶体管G3之间互为并联;
CH控制电路,分别与晶体管G1、晶体管G2及晶体管G3连接,并与J1端和J2端分别连接;
在所述J1端和J2端串联有超级电容C1和超级电容C2,
在超级电容C1处并联设置有电阻R1,
在超级电容C2处并联设置有电阻R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蓄电池组B1由若干个12V的蓄电池B11串联组成,
其中,所述蓄电池B11的个数40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电池组B2由若干个12V的蓄电池B21串联组成,
其中,所述蓄电池B21的个数2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蓄电池组B3由若干个12V的蓄电池B31串联组成,
其中,所述蓄电池B31的个数2个。
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G2的后端设置有保险丝F2。
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G3的后端设置有保险丝F3。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万邦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万邦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2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浆纱机浆液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绳索断裂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