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式微电荷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52303.4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郭超;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性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陈宇航 |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式微 电荷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喷淋式微电荷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塔,净化塔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净化塔内独立设置若干处理腔,处理腔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处理腔内设置电场系统,电场系统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电源控制器、绝缘层,若干处理腔的下方设置喷淋管,喷淋管上安装若干插入处理腔内的二流体喷嘴,通过电场,气态污染物的颗粒被第一填充层以及第二填充层截留,并通过喷淋水带走截留的污染物颗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喷淋式微电荷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废气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分解法。1、吸收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来吸收净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简单可靠,投资省,处理风量不受限制。2、吸附法主要是采用固体吸附材料来吸附净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适合于小风量,间歇性排放的废气处理,且操作简单,效果好,投资费用不高。采用活性炭固体吸收吸附,其容易饱和、周期短和运行成本高。3、冷凝法是将废气温度降低,使有害物质冷凝,凝结并与废气分开,达到净化的目的.这种方法投资大,能耗高,不适宜处理大风量的废气。4、燃烧法分为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是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气送入燃烧器烧掉;催化燃烧是在有催化剂帮助下燃烧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燃烧法也投资大,能耗高,不适宜处理大风量的废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淋式微电荷废气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喷淋式微电荷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塔、电场系统、喷淋系统,所述净化塔的下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净化塔的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所述净化塔的内部通过若干隔板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竖直设置并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每个处理腔内设有一个电场系统,所述电场系统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电源控制器、绝缘层,所述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一上一下设置,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分别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负载端,电源控制器控制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之间正负电极的转换,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之间产生电场,所述绝缘层设在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之间将两者隔离,所述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内的采用金属丝网制成容纳填充物的填充腔,所述填充物为金属屑,绝缘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设有透孔,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伸入净化塔内设置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若干处理腔的下方,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二流体喷嘴,所述二流体喷嘴由下朝上插入对应的处理腔内,所述若干处理腔的下方设有集水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系统循环设置,包括循环泵、电化学处理设备,所述喷淋管连接循环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连接集水槽,所述电化学处理设备净化集水槽内经喷淋后的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流体喷嘴穿过第二填充层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塔的进风口通过风管连接过滤箱。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屑是铁屑或铝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业废气在风机的牵引下进入净化塔内,净化塔的处理腔内填充层加直流电源的产生一个电荷强度及极性不断变化的立体电场,进来的气体中污染物颗粒多带正电荷,可以被负电场层中的填充层吸附,而在反向工作时,这部分被吸附的粒子则会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进行解吸,从而随着喷淋的水流入下面的集水槽中,二流体喷嘴由下往上喷水,水滴在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之间形成一个折返,提高了污染物颗粒与水滴融合的效率,减少了用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场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性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性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2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