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49488.3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石斌;王德伟;李春晖;黄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A61M25/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内管(1)、引流外管(2)和连接体(3),连接体(3)与引流外管(2)连接,引流内管(1)穿过连接体(3)插入引流外管(2)内,所述引流外管(2)为可拆卸的分半结构,包括一对引流半管(21),每个引流半管(21)的配合面上设有凹凸结构的锁口(23),锁口(23)沿配合面纵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引流管二次寻找定位,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技术采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创面的渗出物通过引流管吸出,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抗菌药物使用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
当采用负压引流管治疗腹壁感染创面合并有肠瘘时,肠内油膜易堵塞负压引流管,堵塞的油膜采用反向冲洗清理效果不佳,常采用更换新的负压引流管解决堵塞问题。
但是,在更换引流管过程中,将引流管取出后,人体内部器官的创口位置不易准确定位,这样不仅增加了医生工作难度,降低效率,还容易在引流管二次定位过程中对患者产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管,避免了引流管二次寻找定位,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伤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引流管,包括引流内管、引流外管和连接体,连接体与引流外管连接,引流内管穿过连接体插入引流外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外管为可拆卸的分半结构,包括一对引流半管,每个引流半管的配合面上设有凹凸结构的锁口,锁口沿配合面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引流半管外壁上设有轴向设置的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上通过导向块与引导半管配合连接,引导半管与导向块固定连接,一对引导半管组成的引导管与一对引流半管组成的引流外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引导半管上端设有朝外弯曲的导向板。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引导半管的配合面上设有凹凸结构的锁口,锁口沿配合面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外管内还插入有分别穿过连接体的注水管和通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外管内设有与引流内管、注水管和通气管对应的导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内管、注水管和通气管外露端上分别连接导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具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引流外管为分半结构,一对引流半管通过锁口可拆卸的设计,使每个引流半管依次更换,避免了因更换引流外管而造成内部器官创口位置二次寻找定位;一对引导半管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一对引流半管进入人体创口后取出,同时引导半管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块的配合设置,可以使引导引流外管方便、准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内管;2、引流外管;21、引流半管;22、导向槽;23、锁口;24、导通孔;3、连接体;4、引导半管;41、导向块;42、导向板; 5、注水管;6、通气管;7、导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负压引流管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9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一键报警功能的智能交通杆
- 下一篇:一种通信防暴头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