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防护热失控的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47000.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8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建;李舒业;谭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3 | 分类号: | H01M10/653;H01M10/613;H01M50/143;H01M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护 失控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护热失控的模组,包括电芯组件、耐火隔热层及多个安装板件,多个安装板件围设成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安装腔,电芯组件设置于安装腔;至少沿着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板件及电芯组件的顶部均覆盖有耐火隔热层;覆盖于电芯组件的顶部的耐火隔热层与电芯组件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覆盖于电芯组件的顶部的耐火隔热层形成有与排气通道相对应的排气口,排气通道分别与电芯组件的防爆阀的出气口以及排气口相连通。可见,取消了模组的上盖,并且在电芯组件和安装板件的外部铺设陶瓷化硅橡胶层,对模组的侧板以及电芯组件的汇流排进行防护,同时排气通道解决了防爆阀排气的问题,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护热失控的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高、体积小、质量轻、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锂离子电池组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尤其应用于电动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电池包安全问题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电芯、模组以及整包层级的热失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现有的模组结构中,在电芯热失控发生时,模组的上盖会影响电芯排气,此外电芯喷射的高温物体掉落在电芯的汇流排上,会引起短路,加剧模组热失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护热失控的模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组的上盖会影响电芯排气,此外电芯喷射的高温物体掉落在电芯的汇流排上,会引起短路,加剧模组热失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护热失控的模组,包括:电芯组件、耐火隔热层以及多个安装板件;其中,多个所述安装板件围设成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安装腔,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
至少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板件以及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均覆盖有所述耐火隔热层;
覆盖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的耐火隔热层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形成有排气通道,且覆盖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的耐火隔热层形成有与所述排气通道相对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防爆阀的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气口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组件形成有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输出极柱和第二组输出极柱,且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和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将所述排气通道分隔为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宽度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以及第三排气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分别所述防爆阀的出气口以及所述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排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相连通;
沿着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板件以及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所覆盖的耐火隔热层连接为一体,以将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的远离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的远离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的一侧分别包覆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与包覆在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一侧的耐火隔热层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输出极柱和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排气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与包覆在所述第二组输出极柱一侧的耐火隔热层之间形成所述第三排气通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覆盖于所述安装板件上的耐火隔热层与所述安装板件通过胶粘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覆盖于所述安装板件上的耐火隔热层与所述安装板件之间的通过胶粘形成的胶层为隔热胶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覆盖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的耐火隔热层与所述电芯组件通过胶粘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7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茶饮杯
- 下一篇:钻孔咬合桩成桩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