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F6气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44929.0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方长林;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瑞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3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6 气体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F6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外罐体、内罐体、降温组件、升温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外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上部均设为敞口状,所述内罐体置于所述外罐体中,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预留有空腔,所述降温组件和所述升温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降温组件环绕于所述内罐体侧壁,所述升温组件设置于所述内罐体的底部,所述内罐体底部设有SF6液体导出管,通过分离网将气体中混合的固体杂质分离,气体穿过分离网后经过降温凝固,SF6固化,气体杂质与SF6分离,升温组件使得固体SF6液化并输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SF6气体回收装置具有提前先分离固体杂质,后分离气体杂质,以达到对回收的SF6进行提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F6气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设备检修中,经常有六氟化硫气体需要排放回收,而使用过的六氟化硫气体并不纯净,包含了一些六氟化硫分解产物及与设备内部的水分或电极、绝缘材料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或粉末,因此就需要对回收的六氟化硫进行提纯处理,以便能够被再次使用。
现有的回收装置在将六氟化硫进行提纯时,是将存储有六氟化硫的罐体降温使得六氟化硫将完全固化成固体,凝固过程中空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其中的溶解度不断下降最终完全从中析出,此时混合气体中六氟化硫气体的含量极少,通过抽真空将固态的六氟化硫和气态的空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离,固气分离结束后利用加热器加热固态的六氟化硫至其变为液体,并将液态的六氟化硫回充或灌装至钢瓶中。上述过程中即需要对罐内通液氮进行降温,又要对罐内用加热器进行升温,当六氟化硫固化后,混合其中的部分固体杂质不能由抽真空的方式排出,当六氟化硫液化后,固体杂质还是掺杂其中,因此需要提前将固体杂质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SF6气体回收装置,旨在将气态SF6输入内罐体时,分离组件使得固体杂质处于盖体中,以达到将混在其中的固体杂质提前分离的效果。
一种SF6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外罐体、内罐体、降温组件、升温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外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上部均设为敞口状,所述内罐体置于所述外罐体中,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预留有空腔,所述降温组件和所述升温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降温组件环绕于所述内罐体侧壁,所述升温组件设置于所述内罐体的底部,所述内罐体底部设有SF6液体导出管,所述导出管贯穿所述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上部开口处设有可启闭的盖体,所述盖体顶面设有SF6气体导入管,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所述盖体中。
上述的SF6气体回收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空腔中充满具有保温能力的填充层。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减小外部热量对内罐体温度的影响。
上述的SF6气体回收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液氮导流管,所述液氮导流管环绕所述内罐体外侧壁,所述液氮导流管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外罐体后与外部液氮循环装置连通。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液氮导流管环绕于内罐体外侧壁,液氮经过时将内罐体的热量带走,使得内罐体和其中的气体降温。
上述的SF6气体回收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升温组件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均匀铺设于所述内罐体的底壁。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当固化的SF6处于内罐体底部,电热丝使得内罐体底部升温,固化的SF6下端首先液化并沿导出管流出。
上述的SF6气体回收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网、固定框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框环绕设置于所述分离网外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盖体内侧壁,当所述固定框正对所述连接部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框连接。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当混合有固体杂质的气体穿过分离网时,固体杂质被分离网阻挡,且由于SF6气体密度较大,因此SF6气体处于内罐体中下部,冷却时也不会凝固在分离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瑞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瑞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4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四面钻铣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造粒粉均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