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弱电缆物理隔离的高速铁路区间电力电缆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40052.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4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刚;张海兵;袁爱庆;彭东辉;赵晨生;刘光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H02G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弱 电缆 物理 隔离 高速铁路 区间 电力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弱电缆物理隔离的高速铁路区间电力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主体和位于电缆井主体沿线路方向两端侧壁开口上的区间电缆槽;电缆井主体的四个角处为斜角,斜角斜边与区间电缆槽之间的夹角为140~155°,电缆井主体内靠近线路侧设置有混凝土单孔电缆槽。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区间电缆敷设时弯曲半径要求,实现了电力电缆与弱电电缆的物理隔离,有效防止了一侧电缆着火,影响另一侧电缆正常运行的危险发生,从而避免事故扩大,影响动车组正常运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路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弱电缆物理隔离的高速铁路区间电力电缆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防灾等多专业工程的区间电缆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敷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乘客的人身安全。根据《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7)8401》通用参考图,沿铁路路基两侧的路肩设置综合电缆槽,综合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信息共槽、电力分槽形式;通信信号信息槽与电力槽中间采用隔板隔离。敷设电缆时,一般情况下,电力电缆等强电电缆敷设在远离铁路线路侧,通信信号信息等弱电电缆敷设在靠近轨道侧。由于电缆生产工艺或区间供电需要,在电缆头处以及直放站、基站、牵引变电所等需要过轨供电处需设置电缆井,以满足工艺要求和供电要求。《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7)8401》通用参考图中的区间标准电力电缆井具体做法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和图2为现有标准图集的区间电力电缆井。电力电缆井用于电力电缆的冗余或过轨用,通信、信号、信息、防灾等弱电电缆经过此电缆井时,不得冗余敷设,直接通过,通信、信号、信息、防灾等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未做任何防火隔离。
通用参考图中,Ⅰ型、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以及电力电缆井均未考虑电力电缆与弱电电缆的物理隔离,也未考虑电缆敷设时的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容易造成电缆外保护层损坏,容易造成故障时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故障范围扩大,从而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一定严重影响。
《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7)8401》通用参考图广泛运用于设计速度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和高速铁路路基范围。在铁路运营过程中,已出现了多次电力电缆头故障,从而烧毁通信、信号、信息等弱电电缆,造成故障范围扩大,影响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弱电缆物理隔离的高速铁路区间电力电缆井,通过对区间电力电缆井进行结构调整,并结合电力电缆敷设设计规范和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克服了《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7)8401》通用参考图中通信信号电缆井、电力电缆井的不足,解决了电力电缆等强电电缆与通信信号信息防灾等弱电电缆在电缆井内无物理隔离,极易造成事故范围扩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弱电缆物理隔离的高速铁路区间电力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主体和位于电缆井主体沿线路方向两端侧壁开口上的区间电缆槽;所述电缆井主体的四个角处为斜角,所述斜角斜边与区间电缆槽之间的夹角为140~155°,所述电缆井主体内靠近线路侧设置有混凝土单孔电缆槽。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单孔电缆槽的槽口宽度与区间电缆槽的弱电电缆槽宽度相同,混凝土单孔电缆槽的形状与电缆井主体侧壁一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单孔电缆槽包括混凝土隔板和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隔板的厚度和区间电缆槽的隔板的厚度相同,混凝土隔板的顶部和区间电缆槽的隔板的顶部平齐,所述混凝土底板上表面与区间电缆槽的弱电电缆槽底板上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单孔电缆槽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斜角斜边与区间电缆槽之间的夹角为150°。
优选的,所述电缆井主体内四周设置有电缆挂钩器。
《铁路路基电缆槽》通用参考图的标准电力电缆井的四个直角调整为150度斜角,并在电力电缆井内靠近线路侧设置350mm×300mm的混凝土单孔电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0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灭火器用减压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