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38962.2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清华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6L55/168;F16L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设备 泄漏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连接处外侧的泄漏监测装置本体,所述泄漏监测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半圆盒,两个半圆盒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两个半圆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装有半圆密封圈,上下相对的两个半圆密封圈形成一个整圆密封圈,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半圆密封圈的内侧紧密接触,两个半圆盒转动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连接处外侧包围封堵监测的方式,便于在连接处发生泄漏时及时自动报警提醒人员,方便人员及时处理,且能够在报警的同时进行临时封堵,降低泄漏的气体向外界大量泄漏,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漏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气站场是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天然气站场为其中一类,天然气站场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天然气、给管道天然气增压、分输天然气等,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的特点,因此可靠的监测天然气泄漏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存储有大量天然气的天然气站场而言,有效可靠的泄漏监测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监测天然气站场内泄漏情况时,通常是在天然气站场内设置甲烷气体浓度检测器,通过检测器检测天然气站场内的甲烷气体的浓度,来判定天然气站场内是否存在泄漏;而最容易泄漏的位置多处于天然气站场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处,在长时间使用中,天然气站场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老化泄漏现象,需要在连接处进一步采取措施,而直接外部大范围的浓度检测方式,受空间环境风力等影响;存在不便于在连接处发生泄漏时及时报警提醒人员的缺点,造成需要泄漏很多量后才能够检测出,浪费量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气站场设备泄漏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连接处外侧的泄漏监测装置本体,所述泄漏监测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半圆盒,两个半圆盒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两个半圆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嵌装有半圆密封圈,上下相对的两个半圆密封圈形成一个整圆密封圈,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半圆密封圈的内侧紧密接触,两个半圆盒转动安装,两个半圆盒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固定组件;
位于上方的半圆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盒,所述矩形盒与上方的半圆盒相连通,所述矩形盒内密封滑动套设有矩形活塞,矩形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回形座,回形座的右侧延伸至矩形盒外并固定连接有挡板,回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回形座的左侧内壁上嵌装有弹簧无锁式轻触开关,蓄电池和声光报警器均与弹簧无锁式轻触开关电性连接,矩形活塞的右侧与回形座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导向组件,弹性导向组件与矩形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相连接,弹性导向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挤压杆,L形挤压杆的右侧延伸至回形座内,L形挤压杆与弹簧无锁式轻触开关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螺纹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环,两个固定环的后侧分别与对应的半圆盒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环内活动套设有同一个T形螺栓,T形螺栓上螺纹套设有螺母。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活塞右侧和回形座左侧之间的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竖杆,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矩形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矩形活塞的右侧与竖杆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上,L形挤压杆的左端与竖杆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天然气站场设备接口和管道的连接处位于两个半圆盒内,两个半圆盒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合页,两个半圆盒通过合页转动安装,位于下方的半圆盒的顶部粘接固定有橡胶条,橡胶条的顶部与位于上方的半圆盒的底部活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清华,未经彭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38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