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35877.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安龙;袁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24/22;B01D36/04;C02F11/121;C02F11/00;C02F11/12;E04H7/26;E04B1/66;E03F5/04;B65D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吴金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淤 污染 存储 处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包括基槽,所述基槽内修筑有水泥砂浆砖砌外墙,所述水泥砂浆砖砌外墙内浇筑有钢筋砼底板,所述钢筋砼底板内放置有碎石过滤结构,所述钢筋砼底板的上端修筑有钢筋砼内墙,所述钢筋砼内墙内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土工布挡板,所述基槽上挖掘有储泥坑结构,所述水泥砂浆砖砌外墙修筑在基槽上挖掘的储泥坑结构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属于水利、市政工程淤泥处理技术领域,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对淤泥进行晾晒、脱水及固化处理,从而避免淤泥在外运及堆填过程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的问题,使得淤泥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使得淤泥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市政工程淤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受国家政策及城市发展需要,城市旧改环保项目越来越多。对旧城区河道湖泊疏浚产生的外弃淤泥,采用水上挖机或者绞吸船挖运,都将产生大量的泥水混合物,运输时采用密封车辆才能避免在运输过程泄露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清淤底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运送到弃泥点后依旧面临二次处置的问题,故而需要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对淤泥进行晾晒、脱水及固化处理,从而避免淤泥在外运及堆填过程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的问题,使得淤泥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使得淤泥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包括基槽,所述基槽内修筑有水泥砂浆砖砌外墙,所述水泥砂浆砖砌外墙内浇筑有钢筋砼底板,所述钢筋砼底板内放置有碎石过滤结构,所述钢筋砼底板的上端修筑有钢筋砼内墙,所述钢筋砼内墙内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土工布挡板。
优选的,所述基槽上挖掘有储泥坑结构,所述水泥砂浆砖砌外墙修筑在基槽上挖掘的储泥坑结构内,所述储泥坑结构内且位于水泥砂浆砖砌外墙的内侧铺设有HDPE防渗土工膜,所述HDPE防渗土工膜上铺设有中粗砂垫层,所述HDPE防渗土工膜向上弯折外包至水泥砂浆砖砌外墙与中粗砂垫层顶面交界处,所述中粗砂垫层的上端设置有尾水排水沟结构。
优选的,所述钢筋砼底板设置在中粗砂垫层的上端,所述钢筋砼底板位于尾水排水沟结构的内侧,所述钢筋砼底板的上端开设有碎石盲沟结构,所述碎石盲沟结构为“井”字形结构,所述碎石盲沟结构与尾水排水沟结构相接。
优选的,所述碎石过滤结构放置在钢筋砼底板上端开设的碎石盲沟结构内,所述碎石过滤结构包含碎石块和一号土工布,所述一号土工布包裹在碎石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钢筋砼内墙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渗漏开口。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土工布挡板分别位于钢筋砼内墙上设置的若干个渗漏开口处,所述土工布挡板与钢筋砼内墙的内壁搭接,所述土工布挡板包含钢筋网片结构和二号土工布,所述二号土工布包裹在钢筋网片结构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对淤泥进行晾晒、脱水及固化处理,从而避免淤泥在外运及堆填过程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使得淤泥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使得淤泥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砼底板、碎石过滤结构、HDPE防渗土工膜、中粗砂垫层以及尾水排水沟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35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