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热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33607.6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捷;王俊勃;窦博;姜凤阳;思芳;田呈呈;刘松涛;杨敏鸽;孙国梁;刘浪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08;C21D1/63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邹建聪 |
| 地址: | 3627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大圆 针筒 热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立柱、加热机构、冷却筒及升降载物机构;加热机构固定在立柱上,加热机构内设置火焰喷射口;冷却筒位于加热机构下方,冷却筒内具有冷却介质;升降载物机构包括伸缩柱及载物盘,伸缩柱一端固定在冷却筒体内,载物盘与伸缩柱另一端连接,并由伸缩柱驱使其上升至加热机构内或者驱使其下降至加冷却筒内。本实用新型中,针筒经其处理后达到使用要求,且该热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能适用不同尺寸的针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快。
针筒是安装于大圆机上的重要一部分,针筒用于安放织针。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服役无运动,插片在其沟槽中安装,沟槽外表面与织针接触产生运动。因此针筒外表层需要有一定刚度和硬度,使其在工作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大圆机针筒通常由45中碳钢制成,因为高碳钢易脆,热处理容易变形;而低碳钢强度和硬度较低,往往达不到要求;所以选择45中碳钢,其含碳量能保证一定的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经过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HRC~52HRC,能获得需要的表面硬度、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来满足大圆机使用要求。
现有公开号为CN10330567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45钢制薄壁套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正火处理,先将工件预加热至300℃时,再浸入预先加热至100℃、硼砂含量10%-20%的硼砂水溶液中,待工件和溶液的温度一致、且不低于80℃时,将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硼砂的工件取出;步骤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820℃-840℃,保温0.5h;步骤三:回火处理,回火温度260℃-280℃,保温1.5h,随炉冷却。该热处理工艺为较为典型的45钢热处理工艺,其结构与针织大圆机针筒类似。但针织大圆机针筒由于体积和功能上的不同,故这种方式不适用于针筒热处理。
公开号为CN10801622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碳钢制作的轮胎保护链耐磨组件、轮胎保护链及轮胎保护链制作方法,该耐磨工件热处理采用表面渗碳或碳氮共渗处理。该热处理工艺虽然用于中碳钢工件表面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但是对于针筒而言,热处理主要是要求沟槽表面获得耐磨的性能,并不需要其他性能,太多热处理步骤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工件的提升意义也不是很大。
公开号为CN10271963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球铁铸件的火焰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球铁铸件在火焰下进行加热处理,火焰移动速度为50-150mm/min,加热温度为950-1020℃;步骤二:用喷水喷头对球铁铸件进行喷水冷却,冷却后温度为150-200℃;步骤三:回火,利用步骤二余温进行回火,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该热处理工艺为一种典型的火焰淬火方式,但对于体积较大的大圆机针筒,用火焰移动来对针筒进行加热,会导致针筒整体淬火温度不均,最后造成针筒整体性能不一;同时火焰移动过程中,对整个工件进行完加热之后耗费时间较长,面对工业化针筒处理车间来说会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低下。
上述热处理工艺均不适合针筒的加工,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热处理装置,针筒经其处理后达到使用要求,且该热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能适用不同尺寸的针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针织大圆机针筒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立柱、加热机构、冷却筒及升降载物机构;
加热机构固定在立柱上,加热机构内设置火焰喷射口;
冷却筒位于加热机构下方,冷却筒内具有冷却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未经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33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接线端子复合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辊式污泥深度脱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