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23841.0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强;张秋兵;杨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吴凯斌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发热膜、绝缘块和导热管;导热管内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贯穿于导热管的两端设置;发热膜包括绝缘传热层和电热层,绝缘传热层与导热管连接,绝缘传热层远离导热管的一面与电热层连接,绝缘传热层靠近导热管的一面开设有卡槽,绝缘块设置在导热管的一端,绝缘块活动插设于卡槽内。发热膜与导热管之间通过绝缘块插设在卡槽内,从而限制发热膜在导热管一端下移的趋势,使得发热膜受到绝缘块的限位作用,使得两者的连接更为稳固,发热膜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是将电能直接转变为热能实现加热的过程,具有加热效率高和升温速度快的优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的电加热器通常采用将发热膜通电加热的方式产生热量,再通过导热管传递热量至被加热物体,目前的发热膜与导热管连接时,通常采用黏胶连接,但因两者材质不同,两者间的连接较不稳固,发热膜易从导热管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加热器,包括:发热膜、绝缘块和导热管;
所述导热管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于所述导热管的两端设置;
所述发热膜包括绝缘传热层和电热层,所述绝缘传热层与所述导热管连接,所述绝缘传热层远离所述导热管的一面与所述电热层连接,所述绝缘传热层靠近所述导热管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绝缘块设置在所述导热管的一端,所述绝缘块活动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线,所述电热层的一端设置有焊接点,所述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焊接点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传热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层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传热层为聚酰亚胺绝缘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耐热层,所述绝缘耐热层与所述电热层远离所述导热管的一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耐热防护壳,所述耐热防护壳与所述绝缘耐热层远离所述导热管的一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环盖,所述环盖的第一端与所述耐热防护壳的外侧表面连接,所述环盖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端面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的两端端面分别与所述发热膜的两端端面平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发热膜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器,通过发热膜的与导热管连接,再将待加热物质放置在容置腔内,此时,电热层上的热量会通过绝缘传热层和导热管传递至容置腔内,这样,容置腔内的待加热物质会受到发热膜的加热,其中,绝缘传热层与导热管之间通过绝缘块插设在卡槽内,从而限制发热膜在导热管一端下移的趋势,使得发热膜受到绝缘块的限位作用,使得两者的连接更为稳固,发热膜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加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电加热器;100、发热膜;110、绝缘传热层;111、卡槽;120、电热层;130、绝缘耐热层;140、耐热防护壳;200、导热管;210、容置腔;220、绝缘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状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灌装机的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