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脉远端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20289.X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跃;全恩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29/04;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端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脉远端保护装置,包括输送鞘管、捕捞装置和回收鞘管,捕捞装置活动穿设在输送鞘管中,捕捞装置包括操作导丝和具有弹性的捕捞网,捕捞网设于操作导丝的远端;输送鞘管一侧的远端设有用于可拆卸式套设在指引导丝上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回退输送鞘管以使捕捞网展开,输送鞘管另一侧的近中端可单边撕脱,且通过撕脱回退输送鞘管以使输送鞘管脱离操作导丝和指引导丝;回收鞘管的头端可拆卸式套设在操作导丝上,且可沿操作导丝来回移动以回收展开状态的捕捞网。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降低球囊预扩后碎裂斑块、血栓随血液流入远端的可能性,减小灌注降低及无复流现象;同时对于明确血栓病变患者,给予主动捕捞血栓,清除血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脉远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是退化的,且由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情况,容易引起来冠状动脉硬化,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较大脂质斑块、斑块不稳定破裂、造成急性血栓形成,或血栓破裂,从而阻塞冠状动脉血管。目前,临床上会使用扩张球囊对动脉血管内阻塞物进行压碎以防止阻塞物阻塞冠状动脉血管,但在此过程中血管内壁会出现血栓掉落、斑块破碎等现象,若让斑块或血栓随血液流动,形成游离斑块或游离血栓进入到远端,则会造成血管血流异常,也可能会出现灌流下降甚至无复流现象,威胁身体健康,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冠脉远端保护装置,有效地降低了斑块、血栓及其碎片随血液流入冠脉血管远端的可能性,减小灌注降低及无复流现象;同时对于明确血栓病变患者,可给予主动血栓捕捞,清除血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冠脉远端保护装置,包括输送鞘管、捕捞装置和回收鞘管,所述捕捞装置活动穿设在所述输送鞘管中,所述捕捞装置包括操作导丝和具有弹性的捕捞网,所述捕捞网设于所述操作导丝的远端;所述输送鞘管一侧的远端设有用于可拆卸式套设在指引导丝上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回退所述输送鞘管以使所述捕捞网展开,所述输送鞘管另一侧的近中端可单边撕脱,且通过撕脱回退所述输送鞘管以使所述输送鞘管脱离所述操作导丝和所述指引导丝;所述回收鞘管的头端可拆卸式套设在所述操作导丝上,且可沿所述操作导丝来回移动以回收展开状态的所述捕捞网。
优选地,所述捕捞网包括多根具有弹性的金属丝和伞状网,所述金属丝的近端均与所述操作导丝连接,远端均与所述伞状网连接。
优选地,所述伞状网的材料为弹性纤维。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与所述操作导丝的连接处、所述金属丝与所述伞状网连接处分别设有显影标识,所述显影标识为不透X射线标记物。
优选地,所述输送鞘管的可撕脱侧近中端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可撕脱的连接件,所述输送鞘管可撕脱侧近中端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形成可撕脱的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指引导丝和所述操作导丝的近端通过卡扣固定,通过调节所述卡扣以使所述指引导丝和所述操作导丝固定或可移动。
优选地,保护装置还包括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的远端设有用于可拆卸式套设在所述指引导丝上的第二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指引导丝来回移动
优选地,保护装置还包括外导管,用于为所述输送鞘管、扩张球囊、指引导丝和回收鞘管提供进出冠脉血管远端的通道,所述外导管的近端设有止血阀,所述输送鞘管、扩张球囊、指引导丝和回收鞘管均通过所述止血阀穿设在所述外导管中,且均可在所述外导管中来回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0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