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5999.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林;薛睿康;胡瑞柱;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气体 回收 利用 压力 型气提式 深井 增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包括气室机构,气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内井顶端的气室,气室封闭式包围内井开放的顶端,气室的上部开设有排气口,气室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还包括气体回收机构,气体回收机构包括与排气口相连的气体回收管;出水机构与排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深井顶部设置气室,气水分离的同时对气体进行过滤收集以供其他设备使用,同时在气室气压作用下,设备出水能够排至较远处相对静止水体,加强了水体循环,提高了水体紊动强度,有利于对设备远处水体藻类生长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室的方式对气体进行分离与回收,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
背景技术
水华藻类爆发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是全球范围内湖库水环境治理面对的共性问题。藻类以浮游方式生活,尤其蓝藻更是能通过调节胞内气囊的大小实现在水中的上下浮沉,在与其他藻类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水华藻类。蓝藻爆发不仅对水生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代谢过程产生的藻毒素是另一大安全隐患,世界各地藻毒素中毒事件频发,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此外,水源水体中藻类爆发会影响饮用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蓝藻密度小、易上浮不易下沉,表面带负电荷,颗粒不易结合,表面被胶质胞衣包裹,不易与混凝剂结合。因此混凝沉淀效率低、混凝剂消耗量增加;混凝并未完全去除的藻细胞会被滤池截留进而造成滤池堵塞,反冲洗周期缩短等问题。
藻类爆发严重威胁到水质安全,显著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控制藻类爆发、安全高效的去除水中藻类对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今,针对水华蓝藻爆发的控制和处理可分为原位处理与水厂处理。水厂处理主要以预氧化、气浮为主,预氧化除藻效果虽好但会增加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而气浮工艺能耗高,运行成本高。原位控藻除藻则包括遮光除藻、超声除藻、投加杀藻剂以及利用物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的生物法。遮光除藻与超声除藻对环境污染小,但投资巨大,同时会对水体景观功能造成影响;投加杀藻剂见效快,但生物安全性较差,不宜大规模使用;生物法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方法,并能起到预防富营养化发生的作用,但需要定期对水生动植物进行捕捞收割,增添了运行管理难度。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浅层滞缓流水体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与除污染设备。该设备根据蓝藻胞内存在气囊的特性,通过物理加压使蓝藻细胞失去上浮能力进而无法光合生长的方式方法实现对水华蓝藻爆发的控制作用,但是该技术设备用气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且仅能对设备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水体起到控藻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用气量大及对水体的影响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够气体回收与利用的压力型气提式深井增压控藻设备,包括气提式深井主体装置,所述的气提式深井主体装置包括外井和通过肋板同轴固定安装在外井内的内井,内井和外井之间的腔体为过水区;所述的外井顶端开放底端封闭,所述的内井的顶端和底端均开放,内井的顶端高出外井的顶端;
还包括曝气机构和出水机构;
还包括气室机构,所述的气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内井顶端的气室,气室封闭式包围内井开放的顶端,气室的上部开设有排气口,气室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
还包括气体回收机构,所述的气体回收机构包括与排气口相连的气体回收管;
所述的出水机构与排水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气室上还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表。
所述的气室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内井开放的顶端端面高于气室的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5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空导线用高强度钢丝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可拆卸防护帽的电弧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