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条缝纫呵筒压脚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06068.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2 | 分类号: | D05B35/02;D05B2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9 | 代理人: | 周洋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缝纫 呵筒压脚 | ||
一种反光条缝纫呵筒压脚,包括压布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布撬上开设有双针缝纫孔,压布撬的一侧固定有叠合呵筒,叠合呵筒上端连接有卷边呵筒,卷边呵筒的上端为反光条入口,叠合呵筒的下端靠近压布撬的底部为反光条出口,卷边呵筒的内腔一侧且靠近反光条入口的一端设置有左卷边引导片,卷边呵筒的内腔另一侧且靠近反光条入口的一端对称设置有右卷边引导片,叠合呵筒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叠合槽,左侧的叠合槽与左卷边引导片相对接,右侧的叠合槽与右卷边引导片相对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卷边呵筒和叠合呵筒的组合,自动完成反光条的卷边叠合,然后送进到压布撬下,通过缝纫双针将反光条的两边一次缝好在布料上,加工效率高,缝纫走线更加规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呵筒压脚,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条缝纫呵筒压脚,属于服装辅助缝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光条缝纫在布料上的过程中,反光条的两边需要卷边叠合后再缝纫在布料上,一方便反光布条的两边卷边叠合后再缝纫在布料会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反光布条的边缘会叠合在反光条与布料之间,防止了反光布条的边缘稀边和开裂,影响美观。目前反光布条的缝纫,需要缝纫工人手动先将反光条的一边卷边叠合后缝纫在布料上,然后缝纫工人再手动将反光条的另一边卷边叠合后缝纫在布料上,这样不仅劳动强度高,加工效率低,同时反光条卷边叠合不规整,缝纫加工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反光条的缝纫,需要缝纫工人手动先将反光条的一边卷边叠合缝纫在布料上,然后再将反光条的另一边卷边叠合缝纫在布料上,工人劳动强度高,加工效率低,反光条卷边叠合不规整,缝纫加工质量不佳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反光条在缝纫送进的过程中自动卷边叠合,反光条卷边叠合更加规整,缝纫加工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降低了缝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缝纫效率的一种反光条缝纫呵筒压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反光条缝纫呵筒压脚,包括压脚固定件和压布撬,压脚固定件的上端与缝纫机头的下端相固定,压脚固定件的下端与压布撬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布撬上开设有双针缝纫孔,压布撬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叠合呵筒,叠合呵筒的上端连接有卷边呵筒,卷边呵筒的上端为反光条入口,叠合呵筒的下端靠近压布撬的底部设置为反光条出口,卷边呵筒的内腔一侧且靠近反光条入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左卷边引导片,卷边呵筒的内腔另一侧且靠近反光条入口的一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右卷边引导片,叠合呵筒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叠合槽,位于左侧的叠合槽与左卷边引导片相对接,位于右侧的叠合槽与右卷边引导片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针缝纫孔为两个与缝纫机双针相对应的长形通孔结构,双针缝纫孔靠近反光条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左卷边引导片和右卷边引导片为向卷边呵筒的中轴线卷曲的曲面结构,左卷边引导片和右卷边引导片靠近反光条入口一端的外侧开口大于靠近内侧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左卷边引导片和右卷边引导片采用光滑不锈钢制成,并且左卷边引导片和右卷边引导片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叠合呵筒下侧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挤压片,叠合呵筒的下侧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穿过固定块和叠合呵筒下侧壳壁挤压接触弹性挤压片。
进一步的,所述卷边叠合槽的叠合槽口高度大于或等于反光条侧边折叠后的厚度,叠合槽口宽度为3毫米-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卷边呵筒和叠合呵筒的组合,卷边呵筒的左右两侧壁采用向卷边呵筒的中轴线卷曲的曲面结构,引导反光条的两边向下卷边,反光条两边卷边后进入叠合呵筒叠合,从而完成了反光条的自动卷边叠合,无需工人手动卷边叠合,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缝纫效率,反光条卷边叠合更加规整,同时叠合呵筒内设置有调节叠合呵筒出口大小的调节装置,能适应不同厚度反光条的叠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零六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06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