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97916.2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凤龙;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压力 补偿 流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主要解决现有调速阀存在的受负载变化和系统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和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其包括主阀体、恒流量阀、定差溢流阀和螺堵;所述恒流量阀插装在主阀体顶部设置的恒流量阀插孔中,所述定差溢流阀设在主阀体顶部设置的定差溢流阀插孔中,所述螺堵装在主阀体左侧面设置的进、出油控制油道口处。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负载敏感、减小系统能耗、高精度稳定的流量输出、受负载波动较小和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调速阀(或流控阀)基本上都是单压力补偿结构,能保证一定程度上的流量基本稳定,但是在要求流量稳定在高精度的场合,传统的单压力补偿结构受负载变化和系统压力变化影响较大,流量变动范围超出高精度要求。为此,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开发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实现负载变化的情况下高精度的流量输出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调速阀存在的受负载变化和系统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和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装置,其包括主阀体、恒流量阀、定差溢流阀和螺堵;所述恒流量阀插装在主阀体顶部设置的恒流量阀插孔中,所述定差溢流阀设在主阀体顶部设置的定差溢流阀插孔中,所述螺堵装在主阀体左侧面设置的进、出油控制油道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主阀体为一矩形立方体,所述主阀体顶部设有竖直并列的恒流量阀插孔和定差溢流阀插孔;所述主阀体前面设有P1进油口、P2出油口和定差溢流T油口;所述主阀体左侧面设有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口和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口,所述主阀体中设有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和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且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位于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的上方,所述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的一端与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口连接,所述恒流量出油控制油道贯通恒流量阀插孔中上部,其另一端底部设置节流孔且节流孔与定差溢流阀插孔中上部设置的控制油腔连通;所述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的一端与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口连接,所述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中部与P1进油口和恒流量阀插孔底部设置的油口三交叉连通,所述恒流量进油控制油道另一端与定差溢流阀插孔底部设置的油腔连通,所述P2出油口与恒流量阀插孔中上部出油腔连通,所述定差溢流T油口与定差溢流阀插孔中下部设置的溢流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量阀由阀体、弹簧座、弹簧、第一压力补偿阀芯和阀座组成;所述弹簧座装在阀体设置的阀芯孔的顶部并位于阀体出油孔的上面,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芯装在阀体设置的阀芯孔中并位于阀体出油孔的下面,所述弹簧装在弹簧座和第一压力补偿阀芯设置的弹簧孔内并位于弹簧座和第一压力补偿阀芯之间,所述阀座设在阀体的底端,所述阀座底端设有进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差溢流阀由定差阀座、压力弹簧、第二压力补偿阀芯和格莱圈组成,所述压力弹簧一端装在定差阀座设置的弹簧孔内,所述压力弹簧另一端装在第二压力补偿阀芯一端设置的弹簧孔中,所述格莱圈装在第二压力补偿阀芯外表面上设置的密封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插装式压力补偿恒流量阀和一个具有压力补偿、无泄漏的定差溢流阀,组成的一个高精度双压力补偿恒流量器,对进出油口压力油进行双压力补偿全自动液压控制,解决了现有调速阀存在的受负载变化和系统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和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负载敏感、减小系统能耗、高精度稳定的流量输出、受负载波动较小和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恒流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97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