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95081.7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恩(海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6K27/04;F16K47/0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昌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换向 阀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设有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设有五个缓冲腔;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开设有出油腔;所述第三柱体内开设有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第一工作通道;所述第四柱体内开设有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第二工作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五个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
背景技术
阀体,是承载受力介质并安装相关做动功能元件的承压载体,主要通过铸造或者锻造的长方体进行机加工制造,因此又称阀块。受限于制造工艺,传统阀块具有重量大,流道连接不平滑,存在大量拐角,流体压力损失偏大,流通效率偏低,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升较为困难。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化换向阀阀体,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圆柱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下方的底板;所述第一圆柱体顶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圆柱体上的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在靠近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二圆柱体和底板之间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在远离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体和底板之间的第四柱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出油口、第一工作口、进油口和第二工作口;
所述第一圆柱体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设有五个缓冲腔,五个所述缓冲腔分别为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的出油腔;所述第三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口和出油腔的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和第二缓冲腔的第一工作通道;所述第四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缓冲腔和进油口的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和第四缓冲腔的第二工作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所述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侧面还设有四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呈矩阵排列;所述固定柱内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柱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沉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α,α≤27°。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第一工作口、进油口和第二工作口处均设有密封圈槽。
优选的,五个所述缓冲腔的截面均为鼓形。
优选的,所述出油腔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缓冲腔连接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恩(海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恩(海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95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损耗两位三通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上升管余热回收管式炉短流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