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88441.0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116;F16M11/04;F16M11/08;F16M11/22;H05K5/02;H05K5/03;H05K7/14;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侯俊俊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电子信息 可见光 收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涉及电子信息收发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未设置便捷转向装置,使用不够灵活,未设置防尘防护安装结构,通用性差,防尘效果差,同时无法有效的对线束进行防脱固定,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定位部;转动定位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安装部;支撑安装部上安装有防护装置;支撑安装部上安装有防脱线装置,支撑装置配合转动定位部,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转动可见光收发器主体,使可见光收发器主体使用更加的灵活,设置防脱线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接头松动,数据传输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收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利用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的技术,那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款好的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未设置便捷转向装置,使用不够灵活,未设置防尘防护安装结构,通用性差,防尘效果差,同时无法有效的对线束进行防脱固定,连接不够稳定。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未设置便捷转向装置,使用不够灵活,未设置防尘防护安装结构,通用性差,防尘效果差,同时无法有效的对线束进行防脱固定,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转动的电子信息可见光收发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定位部;转动定位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安装部;支撑安装部上安装有防护装置;支撑安装部上安装有防脱线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板;安装底座上设有一排开孔;所述转动定位部包括:转动定位块,转动定位块底部转动连接在定位底座上;转动定位块开设有一圈上定位齿;上定位齿啮合于下定位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安装部包括: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固定连接在转动定位块顶部;可见光收发器主体,可见光收发器主体放置在支撑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定位底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上;下定位齿,下定位齿开设在定位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线装置包括:防脱安装板,防脱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安装板;防脱丝杆,防脱丝杆螺纹连接在防脱安装板上;防脱丝杆上设有转动把手;推进板,推进板转动连接在防脱丝杆上;稳定轴,稳定轴设有两个,两个稳定轴分别固定连接在推进板上;稳定轴分别滑动连接在防脱安装板上;橡胶槽块,橡胶槽块设有一排,一排橡胶槽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推进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滑动盖,滑动盖底部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支撑安装板上;滑动盖侧面设有滑动盖磁铁;前挡,前挡固定连接在支撑安装板上,前挡侧面设有前挡磁铁;前挡磁铁磁吸连接滑动盖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定位部包括:转动定位弹簧,转动定位弹簧套装在转动定位块底部;转动定位弹簧位于定位底座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安装部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支撑安装板上;上定位板,上定位板通过两个滑轴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两个滑轴上分别套装有弹簧;上定位板前侧为斜面结构;侧定位板,侧定位板设有两个,两个侧定位板分别通过两个滑动轴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两个滑动轴上分别套装有弹簧;两个侧定位板前侧为斜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88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箱自动开关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注射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