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87502.1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娟;杨英平;张廷兰;陈雅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娟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800 青海省海东***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林 苗木 移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属于苗木移栽领域。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下侧开设有蓄水腔,所述箱体内腔上端开设多个有与蓄水腔匹配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腔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呈V型设置的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所述收纳腔内转动安装有与左限位框及右限位框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可以带动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相向运动,可以对苗木进行夹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移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在苗木种植时,需要对苗木进行运输移植,而现有移植装置还是将大量苗木收纳于运输车车斗内进行移植的方式,首先这种方式在长时间运输时,会导致苗木根部水分的散失,其次,在运输时,会带动苗木随之震动,导致苗木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下侧开设有蓄水腔,所述箱体内腔上端开设多个有与蓄水腔匹配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腔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呈V型设置的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所述收纳腔内转动安装有与左限位框及右限位框螺纹配合的螺纹杆。
优选地,相邻所述螺纹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且所述收纳腔左右两壁开设有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外围左右两侧固定有与收纳腔内壁贴合的限位板,位于左右两外侧所述连接杆外端固定有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错位设置,且所述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前后两侧固定有与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板。
优选地,所述收纳腔内壁固定有挂钩,所述蓄水腔后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处设有阀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收纳腔,可以对各个苗木进行收纳,通过各个螺纹杆,可以带动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运动,对左限位框与右限位框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收纳腔内苗木进行夹持固定,进而在移植运输过程中,减小苗木晃动,从而可以对苗木进行保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收纳腔连通的蓄水腔,可以对水分进行储存,并保证水分与苗木根部接触,从而在长时间运输时,保证苗木根部湿润,显著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框与螺纹杆连接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框与螺纹杆连接处外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箱体;2、收纳腔;3、连接管;5、挂钩;6、蓄水腔;7、通孔;8、阀门;9、左限位框;10、右限位框;11、螺纹杆;12、连接杆;13、转动把手;14、限位板;15、螺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造林用苗木移栽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下侧开设有蓄水腔6,箱体1内腔上端开设多个有与蓄水腔6匹配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腔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呈V型设置的左限位框9与右限位框10,收纳腔2内转动安装有与左限位框9及右限位框10螺纹配合的螺纹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娟,未经刘玉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87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喷雾机
- 下一篇:基于多样化可调节的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