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泄压电液伺服阀端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79208.6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7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常栋;周振锋;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压电 伺服 阀端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伺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泄压电液伺服阀端盖结构,包括端盖体、阀芯、上浮动套、下浮动套,端盖体为空腔结构,顶部设置有上堵盖,端盖体内部设置阀芯,且阀芯可在端盖体内上下移动,阀芯底端设置有下浮动套,阀芯顶端活动设置有弹簧,弹簧顶部与上浮动套接触,上浮动套通过上堵盖限位,端盖体内部设置有进油腔和回油腔,进油腔和回油腔通过阀芯的工作边隔开,端盖体侧面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与进油腔连通,出油口与出油腔连通,当电液伺服阀应用于油源系统过高或不稳定的环境下可以通过自动泄压对电液伺服阀实现高压保护,而当油源系统稳定且符合要求时,可以更换自动泄压端盖为普通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伺服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泄压电液伺服阀端盖结构。主要应用于油源系统压力过高或不稳定的环境下使用电液伺服阀,使用自动泄压的端盖对电液伺服阀进行高压保护,在不需要高压保护的环境下可以替换为普通端盖。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中的核心元件,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寿命长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力、冶金等行业广泛应用。当油源系统压力过高时,电液伺服阀前置级零件因不能承受过高压力而损坏,如节流孔、喷嘴孔被高压打出等情况。前置级零件损坏后电液伺服阀将无法正常工作,会出现单向输出等故障,伺服控制失效。这直接影响到电液伺服阀寿命和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保护电液伺服阀在油源系统压力过高或不稳定的环境下的正常工作,通过在电液伺服阀一侧加装自动泄压端盖将高于端盖设定的压力阈值的进油引至回油,形成高压下的自动泄压保护。
而采用该结构端盖会使电液伺服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持续影响电液伺服阀的正常使用,将自动泄压端盖作为可替换使用的形式,在油源系统压力过高或不稳定时安装该端盖工作,在系统正常工作,电液伺服阀进油压力稳定且符合要求时,换装成普通端盖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自动泄压电液伺服阀端盖,当电液伺服阀应用于油源系统过高或不稳定的环境下可以通过自动泄压对电液伺服阀实现高压保护,而当油源系统稳定且符合要求时,可以更换自动泄压端盖为普通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泄压电液伺服阀端盖结构,包括端盖体、阀芯、上浮动套、下浮动套,所述的端盖体为空腔结构,顶部设置有上堵盖,所述的端盖体内部设置阀芯,且阀芯可在端盖体内上下移动,所述的阀芯底端设置有下浮动套,阀芯顶端活动设置有弹簧,弹簧顶部与上浮动套接触,上浮动套通过上堵盖限位,所述的端盖体内部设置有进油腔和回油腔,进油腔和回油腔通过阀芯的工作边隔开,所述的端盖体侧面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与进油腔连通,出油口与出油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进油口内部设置有节流孔组件,节流孔组件包括安装在进油孔孔壁上的节流孔座,以及安装在节流孔座上的进油节流孔。
进一步,所述的节流孔座上还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位于进油节流孔外侧。
进一步,节流孔座与进油孔孔壁之间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上浮动套、下浮动套与端盖体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阀芯的工作边与进油腔内壁间隙配合,间隙为1~5μm。
进一步,端盖体侧面的进油口与伺服阀进油口连通,端盖体侧面的回油口与伺服阀回油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泄压端盖可以有效保护产品在高压油源下的正常工作,防止因高压进油影响电液伺服阀内部结构导致寿命降低。可以在压力不确定或不稳定的油源系统中使用,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应用范围。可替换式的端盖结构可以在油源系统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后,用普通端盖替换自动泄压端盖,减少进油阻力损失,降低电液伺服阀重量。该实用新型改善了电液伺服阀油源压力环境,增加了伺服阀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伺服阀的安全性,扩大了伺服阀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9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 下一篇:折叠烧水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