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75405.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4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丰丽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3/02;B05B16/40;B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工用 喷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加工喷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包括喷涂装置主体,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页,所述第二活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该便于锚身旋转插入的加工喷涂结构通过设置的水泵和喷涂装置主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管道和多个喷雾头能够对第二保护壳内部放置的汽车内饰进行高效的喷涂,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高效喷涂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加工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大部分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在对汽车的内饰进行加工时会需要对汽车的内饰进行喷涂,以至于能够满足使用者对不同颜色汽车内饰的使用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对汽车内饰进行加工的喷涂装置在对汽车内饰进行喷涂时存在对汽车内饰的喷涂不够高效的问题,且市场上的对汽车内饰进行加工的喷涂装置在对汽车内饰进行全面的喷涂时的效果不够好,且市场上的对汽车内饰进行加工的喷涂装置在需要对喷涂装置进行添加色料时不够便捷,该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通过设置的水泵和喷涂装置主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管道和多个喷雾头能够对第二保护壳内部放置的汽车内饰进行高效的喷涂,且该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和延长杆以及延长杆上固定连接的置物板能够对放置在置物板上的汽车内饰进行旋转后的全面喷涂,且该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通过设置的喷涂装置主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活页和第二活页一侧固定连接的开关门和第二握把能够便于使用者打开开关门后进行便捷的色料的加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用喷涂装置,包括喷涂装置主体,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页,所述第二活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喷涂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页,所述第一活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第二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三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负重块,且负重块通过支撑脚和底板之间紧密连接,和底板之间紧密连接的负重块能够增加喷涂装置主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镂空开口,且第一镂空开口和第一管道之间大小相互匹配,和第一管道之间大小相互匹配的第一镂空开口能够保证第二保护壳和第一管道之间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镂空开口,且第二镂空开口和延长杆之间结构相互契合,和延长杆之间结构相互契合的第二镂空开口能够保证延长杆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且第一握把以第二保护壳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以第二保护壳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第一握把能够便于使用者对上盖板进行便捷的打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雾头,且喷雾头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喷雾头之间相互平行,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的喷雾头能够对汽车内饰进行高效的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丰丽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丰丽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5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大电流穿磁环结构及铜排
- 下一篇:紧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