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69415.3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雨;冯黎;黄晓莉;许华;方岗;陶承勇;吴东梅;万屹;郑世伟;李欣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25/10;F01D15/10;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压缩空气 深冷储能 燃烧 碳捕集 系统 | ||
1.一种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压气机(1)、高压压气机(2)、固体颗粒储热系统和熔岩储热系统,低压压气机(1)和高压压气机(2)由电机带动或拖动汽轮机带动,在电网用电负荷小或者电厂有富余用电时,多余的电能带动低压压气机(1)和高压压气机(2)压缩从大气中吸入的空气;压缩后的空气温度升高,通过熔岩储热系统和固体颗粒储热系统储存压缩过程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岩储热系统包括:压缩段熔岩吸热换热器(4)、高温熔岩储罐(5)、压缩段熔岩泵(6)、膨胀段熔岩泵(7)和膨胀段熔岩放热换热器(8);高压压气机(2)出口高温空气进入压缩段熔岩吸热换热器(4)降温后,进入固体颗粒储热系统;高温熔岩储罐(5)中的高温熔岩由压缩段熔岩泵(6)输送入压缩段熔岩吸热换热器(4)中吸热,吸热后的熔岩回流至高温熔岩储罐(5);经过膨胀段固体颗粒放热换热器(9)初步加热的高压混合气进入膨胀段熔岩放热换热器(8)中被膨胀段熔岩泵(7)从高温熔岩储罐(5)抽出的高温熔岩进一步加热,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气体发电涡轮(13)发电,换热后的熔岩在膨胀段熔岩泵(7)的余压下回流进高温熔岩储罐(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储热系统包括第一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3)、膨胀段固体颗粒放热换热器(9)、固体颗粒储热罐(10)和第二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11);高压压气机(2)出口高温空气进入压缩段熔岩吸热换热器(4)降温后进入固体颗粒储热系统的第二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11)加热固体颗粒;固体储热颗粒从固体颗粒储热罐(10)由压缩空气输送到第一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3)中进行吸热,然后返回固体颗粒储热罐(10);固体储热颗粒从固体颗粒储热罐(10)由压缩空气输送到第二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11)与压缩段熔岩吸热换热器(4)出口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固体颗粒返回固体颗粒储热罐(10);混合后的高压混合气进入膨胀段固体颗粒放热换热器(9)中吸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机(12)和冷却器(15),高压空气经过第二级固体颗粒吸热换热器(11)后进入膨胀机(12),高压空气膨胀做功带动发动机发电并入电网,在压缩空气温度降低后经过冷却器(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精馏塔(14)和液氧储罐(16),冷却器(15)出口空气进入精馏塔(14)分馏,液氧进入液氧储罐(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用电高峰期或电网需要调峰时,液氧经过液氧泵(17)输送到液氧气化器(18)中气化,气化后进入高压气体缓冲罐(22);液氮经过液氮泵(20)输送到液氮气化器(21)中气化,气化后进入高压气体缓冲罐(22)与高压氧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发电涡轮(13),经过熔岩加热的高压高温混合气体进入气体发电涡轮(13)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入电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电厂压缩空气深冷储能与富氧燃烧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电涡轮(13)出口的部分富氧与锅炉烟气进入烟气富氧混合器(19)混合,能够调节进入高压气体缓冲罐(22)的氧气比例以及CCUS出口进入烟气富氧混合器(19)的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94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