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注塑鞋中底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66151.6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贾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远邦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42 | 分类号: | A43B13/42;A43B13/14;A43B7/14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博创立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8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3252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注塑 鞋中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体注塑鞋中底,包括中底本体,所述中底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足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上设有多个曲槽,所述曲槽为“V”字型且相互交错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体注塑鞋中底,通过两个曲槽的相互配合,在提高前掌部部分整体柔性的同时对其横向的形变进行一定的约束,同时加固槽对前掌部部分的韧性进一步加强,同时设置在曲槽拐角部分设置加固板以提高其抗扭形变能力,支撑拱对人脚掌内侧纵向足弓进行支撑,提高鞋的穿着舒适度,垫板对人脚后跟进行支撑,提高人的踩踏脚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注塑鞋中底。
背景技术
鞋的中底就是鞋底和鞋身中间的夹层部分,一般厚度在1-2cm左右,用来起到缓冲地面震动的作用,能够在跑步或其他运动时减轻震动和摩擦对人体的伤害。
在一些横向的动作(侧向急停或是变向、横向运动等)中,很容易因为速度过快或者冲击力过大,造成鞋产生类似于扭转的形变,现有的注塑高跟鞋中底为了提高前掌部分的柔性,会在前掌部分注塑出若干波浪形的凹槽,在剧烈运动下很容易导致凹槽边缘变形、断裂,影响脚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脚感舒适且柔韧性、抗形变能力强的一体注塑鞋中底,包括中底本体,所述中底本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足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上设有多个曲槽,所述曲槽为“V”字型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曲槽内设有加固曲带,所述足弓部上设有支撑拱,所述足跟部上设有多个垫板。
所述曲槽在前掌部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曲槽中心对称且一边平行,所述加固曲带关于曲槽平直段位置设有两条且与中底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两个所述曲槽平行一侧边之间贯通设有三条加固槽。
所述支撑拱设置在足弓部靠近脚掌内侧纵向足弓一侧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拱为拱弧状且与中底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垫板在足跟部上阵列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垫板的宽度与对应位置足跟部的宽度相对应,所述垫板与中底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且靠近脚掌一侧端面为弧状。
采用上述的一体注塑鞋中底,通过两个所述曲槽的相互配合,在提高前掌部部分整体柔性的同时对其横向的形变进行一定的约束,同时所述加固槽对前掌部部分的韧性进一步加强,所述支撑拱对人脚掌内侧纵向足弓进行支撑,提高鞋的穿着舒适度,所述垫板对人脚后跟进行支撑,提高人的踩踏脚感。
所述曲槽的“V”型拐角部分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曲槽拐角部分内壁粘粘固定连接,所述足跟部边缘部分设有抗扭槽。
所述中底本体背部前掌部部分阵列设有多条直槽,所述直槽截面为三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体注塑鞋中底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体注塑鞋中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体注塑鞋中底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直槽20”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中底本体-9、前掌部-91、足弓部-92、足跟部-93、支撑拱-11、曲槽-12、加固曲带-13、加固槽-14、加固板-16、垫板-17、抗扭槽-18、直槽-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远邦鞋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远邦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6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