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砌体结构建筑新增构造柱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64761.2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明;顾夏英;殷伟;陆亮;陈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建筑 新增 构造 加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建筑新增构造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原有地圈梁的至少一侧下方设有素混凝土垫层,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与原有地圈梁的下表面平齐;在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上设有新增地圈梁,所述新增地圈梁经植入钢筋与原有地圈梁固定连接,在所述新增地圈梁的上方设置新增构造柱,所述新增构造柱的纵筋下端植入所述新增地圈梁内。本实用新型新增结构不需要直接和原建筑地基连接,可以减轻开挖工作量,避免对原地基和墙体下部的损伤,能够保证原有受力结构不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加固,具体涉及一种对砌体结构建筑物通过新增构造柱进行加固以增强其抗震性能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是指主要以例如砖或者其它砌块等构件配合砂浆构筑承重结构墙体的建筑构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然而,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发生地震时易受到破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砌体结构建筑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一种方法是,紧贴砌体结构建筑的墙壁新增构造柱,构造柱为钢筋混凝土柱,通过穿墙钢筋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起到建筑加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使构造柱与原砌体结构建筑的地基固定连接,为此,需要进行较大深度的开挖,工作量大,同时,开挖过程中还容易对墙体和地基造成损伤,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089025A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构造柱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原墙体需设置构造柱处沿墙体竖直方向设置竖向纵筋,并通过水平箍筋穿过通孔而与竖向纵筋绑扎固定,再支模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来形成构造柱。该方案实质上是将构造柱变成两半分别位于墙体两侧,虽然可以减小对墙体破损的影响,但是仍然存在与对墙体地基连接的问题,仍然需要进行地基开挖。
因此,需要对砌体结构建筑新增构造柱的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砌体结构建筑新增构造柱加固结构,在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的过程中,避免对原地基性能的不利影响。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砌体结构建筑新增构造柱加固结构,在建筑原有地圈梁的至少一侧下方设有素混凝土垫层,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与原有地圈梁的下表面平齐;在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上设有新增地圈梁,所述新增地圈梁经植入钢筋与原有地圈梁固定连接,在所述新增地圈梁的上方设置新增构造柱,所述新增构造柱的纵筋下端植入所述新增地圈梁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新增构造柱设置在新增地圈梁上,新增地圈梁的受力大部分通过植筋传递至原有地圈梁,小部分由素混凝土垫层分散承担。新增构造柱和墙体的连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连接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80mm~150mm。
优选地,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素混凝土垫层的外沿超出新增地圈梁至少80mm,所述新增地圈梁的外沿超出新增构造柱至少4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墙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构造柱加固结构,所述地圈梁上开设有通孔,两侧的新增地圈梁的钢筋经过所述通孔连接成一体,使两侧的新增地圈梁形成扁担梁结构。
墙体两侧的新增地圈梁互相连接,新增结构柱也可以通过在墙体内穿设钢筋互相连接,更能有效地实现加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内在钢筋和孔壁之间灌注有结构胶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原有地圈梁固定连接的新增地圈梁,使得新增构造柱的受力主要通过新增地圈梁传递至原有地圈梁中,从而,新增结构不需要直接和原建筑地基连接,可以减轻开挖工作量,避免对原地基和墙体下部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4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排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安全耐火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