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弱电工程用线缆接头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61860.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向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磐石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2G15/10;H02G15/16;H02G15/013;H02G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刘文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线缆 接头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弱电工程用线缆接头保护装置,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线缆本体,固定组件外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壳,两个防护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防护壳的外壁固定有导热板,线缆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防护壳相适配的密封圈;固定板上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缆的导线插入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转动移动杆后,在移动板和固定板的配合下对线缆本体的导线进行夹持固定,增强线缆本体的导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无需借助外部工具即可实现线缆本体中导线的连接,通过密封圈、防护壳和密封垫实现对连接处的防水,并利用导热板导出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弱电工程用线缆接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是与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其中,弱电工程作为电力工程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向人们提供较低电压的照明用电、动力用电等等,而电力的输送主要是依靠线缆进行输送的,当线缆断裂、损坏时,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此时就需要对损坏的线缆进行连接,以实现正常供电的目的,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目前对线缆进行连接时,线缆的两端拧在一起后,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在连接处即可连接完毕,但现有技术对线缆连接后,线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同时,需要使用外部工具使线缆端部的导线弯曲并进行缠绕,导致线缆连接不便;
2、现有技术对线缆进行连接后,连接处发热的热量不易散发,同时,不具备防水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对线缆连接后,线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同时,需要使用外部工具使线缆端部的导线弯曲并进行缠绕,导致线缆连接不便,且现有技术对线缆进行连接后,连接处发热的热量不易散发,同时,不具备防水效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电工程用线缆接头保护装置,通过将电缆的导线插入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转动移动杆后,在移动板和固定板的配合下对线缆的导线进行夹持固定,且通过密封圈、防护壳和密封垫实现对连接处的防水,并利用导热板导出热量,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线缆连接后,线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同时,需要使用外部工具使线缆端部的导线弯曲并进行缠绕,导致线缆连接不便,且现有技术对线缆进行连接后,连接处发热的热量不易散发,同时,不具备防水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弱电工程用线缆接头保护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线缆本体,所述固定组件外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外周壁开设有防滑纹,两个所述防护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防护壳的外壁固定有导热板,所述线缆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防护壳相适配的密封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凹形设置,且移动板与固定板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位于移动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的上壁固定有凸起,且移动杆贯穿设置在凸起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左右两侧对应移动板的下壁和固定板内部的下壁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为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所述防护壳与位于右侧的防护壳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圈与固定板以及移动板均抵接设置,密封圈的外侧周壁与防护壳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与线缆本体过盈配合,且密封圈外侧的周壁为锥形设置,所述导热板所在位置处对应防护壳的周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磐石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磐石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1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