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60528.7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9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王东;王林;徐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北京)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分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振动 检测 设备 安装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内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座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其中一安装板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啮合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内侧安装有压板;固定板的内侧面活动安装有用于固定检测设备、并控制检测设备紧贴在被测结构的安装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振动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固定座将检测设备固定在被测结构上,通过丝杠结构,可以根据墙体的厚度转动第二螺纹杆调节压板的位置,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各种复杂大型钢结构不断出现。其中,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大型空间结构、高层建筑、大型铁路交通枢纽、石油管道、核电站。然而由于超负荷运营、检测维护不力等因素,甚至有些结构体系存在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导致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结构健康检测,及时进行维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桥梁、隧道、线路、房屋建筑等工程结构的研究、设计、建造与使用中,为了验证设计理论、选定设计方案、鉴定工程质量以及分析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往往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静态或者动态的试验,而像土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其它传感器都是获得试验数据的直接媒介。所以在选择这类传感器的时要合理。我们需要从这类传感器的量程、精度、灵敏性、稳定性等多角度进行选择,同时也因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良好,使其对安装要求也较高,在结构检测过程中,具体检测结构时,由于检测手段大多都是通过振动进行检测,但目前使用的振动检测设备因自身检测要求使其安装要求高,多向操作过程各自独立,协调规范难度较大,依靠经验操作能够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导致检测次数增加,检测过程冗长,一旦出现安装不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难以实现完整重复上一次定位位置的重复式调节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振动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固定座将检测设备固定在被测结构上,通过丝杠结构,可以根据被测结构的厚度转动第二螺纹杆调节压板的位置,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内安装有用于测定结构的振动数据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将检测设备安装固定在被测结构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板;其中一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啮合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侧安装有一用于与被测结构配合的压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活动安装有一用于固定检测设备、并控制检测设备紧贴在被测结构的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有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啮合安装有一第二螺纹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有一六角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的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驱动安装座沿固定板的厚度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安装座的侧面上还设有若干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通过一环形压盘活动安装在安装座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检测设备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表面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安装槽的上表面设有一用于检测设备数据线通过的导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面外端均匀设有若干用于卡装固定检测设备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被测结构贴合的一表面复合有一层防滑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一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北京)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分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工大(北京)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分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0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