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塑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59031.3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红;黄文涛;刘拉;赵义;陈世伦;雷鹏;张沐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纽睿德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36 | 分类号: | B29C51/36;B29C5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刘文骞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成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涉及塑料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连接有升降座,且升降座顶部安装有模具,并且模具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所述升降座底部通过气缸与机架底部相连;所述机架顶部连接有顶罩和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顶罩底部。本实用新型当塑料片材软化后,气缸带动升降座沿导轨向上抬升,使软化后塑料片与升降座顶部模具相接触,以便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软化后塑料片吸附于模具表面,实现模具外部塑料片成型作业,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投入成本,实现低投入高回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成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内饰的精致性、舒适性和豪华性要求越来越高,而满足用户对汽车内饰的要求,更离不开汽车内饰的各种制造工艺,汽车内饰件加工普遍采用吸塑成型和注塑成型两种方式实现。
现有类似汽车内饰件的成型,使用低压注塑需要开上下模,而且还需要热熔设备对原材料进行融化,设备投入成本大,且热熔温度不好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型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类似汽车内饰件的成型多采用低压注塑,设备投入成本大,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型速度较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塑成型模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连接有升降座,且升降座顶部安装有模具,并且模具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所述升降座底部通过气缸与机架底部相连;所述机架顶部连接有顶罩和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顶罩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顶部为方形框状结构,机架顶部内侧与固定框内侧平齐,升降座边缘部位与机架顶部内侧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后端与机架顶部后端转动连接,且机架顶部前端呈左右对称状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器,两个夹持器分别连接于固定框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顶罩后端与机架顶部后端转动连接,且顶罩内侧呈排列状安装有加热管,顶罩位于固定框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内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两个导轨,升降座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导块,导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座底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顶端相连,且气缸底端与机架底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固定框与夹持器的设置,有利于当平整的塑料硬片材放置在机架顶部时,将固定框压合在塑料硬片顶部边缘,并通过夹持器对固定框前端进行夹持固定,起到对塑料硬片材夹持固定效果,保障塑料硬片材吸塑加工时的稳定性;并且配合顶罩内部加热管的设置,待塑料硬片材夹持固定完毕后,将顶罩扣在固定框顶部,通过加热管对塑料硬片材进行加热软化,提升塑料硬片材可塑性,并通过顶罩起到防尘效果,防止粉尘杂质附着在软化后的塑料片材上,影响成型产品质量。
2.升降座和气缸的设置,有利于待塑料片材软化后,气缸带动升降座沿导轨向上抬升,使软化后塑料片与升降座顶部模具相接触,以便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软化后塑料片吸附于模具表面,实现模具外部塑料片成型作业,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机架;2、导轨;3、升降座;4、导块;5、模具;6、气缸;7、顶罩;8、加热管;9、固定框;10、夹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纽睿德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纽睿德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9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光标抖动轨迹球鼠标
- 下一篇:一种小功率纳米晶射频除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