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58255.2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E06B1/36;E06B1/02;E06B5/20;E04H1/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驰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6 | 代理人: | 凌信景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极寒极热 环境 集成 装配式 建筑 连接 结构 | ||
1.一种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组件(11),所述的外墙组件(11)上设置有开口(111),所述的开口(111)上连接有安装部(12),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至安装部(12)上的并能够隔音的窗组件(13),所述的窗组件(13)、安装部(12)及外墙组件(11)之间设有能够将三者固定的固定结构(14);
所述的窗组件(13)包括能够安装至安装部(12)上的窗框架(131),所述的窗框架(131)上设有至少三层玻璃板(132),且相邻两个所述的玻璃板(132)之间设有间隔空间(133);
所述的安装部(12)包括连接于开口(111)侧壁上的第一OSB结构板(121),所述的第一OSB结构板(121)和外墙组件(11)的侧壁上还连接有连接架(122),所述的连接架(122)与第一OSB结构板(121)之间还设有防水胶带层(123),所述的防水胶带层(123)上还连接有纤维墙板(124),且所述的纤维墙板(124)上连接有连接套(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架(131)与连接架(122)、窗框架(131)与纤维墙板(124)及连接架(122)与外墙组件(11)之间均设有能够将各部件密封连接的封边(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架(131)包括连接于连接架(122)上的第一架体(1311)和连接于防水胶带层(123)上的第二架体(1312),所述的第一架体(1311)和第二架体(1312)上均设有多个燕尾槽(1313),且所述的第一架体(1311)和第二架体(1312)之间还设有能够连接二者的多个第一连接胶条(1314),各所述的第一连接胶条(1314)的端部上设有能够卡入至燕尾槽(1313)内的卡接部(13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玻璃板(132)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第二连接胶条(134),三个所述的玻璃板(132)、第二连接胶条(134)、第一架体(1311)及第二架体(1312)之间还设有支撑件(135),所述的支撑件(135)下端与第一架体(1311)上端和第二架体(1312)上端相互顶靠,所述的支撑件(135)上端与三个所述的玻璃板(132)下端及第二连接胶条(134)下端相互顶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架体(1311)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13111),所述的延伸部(13111)与最外侧的玻璃板(132)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胶条(136),所述的第三连接胶条(136)上设有向外凸出的T型卡接部(1361),且所述的延伸部(13111)上设有能供T型卡接部(1361)卡入的卡槽(131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架体(1312)上连接有第三架体(138),所述的第三架体(138)与第二架体(13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的第三架体(138)与最内侧的玻璃板(132)之间设有第四连接胶条(1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极寒极热环境的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架体(1312)上设有第一卡合槽(13121),所述的第三架体(138)上设有能够与第一卡合槽(13121)相互卡接的第一卡勾(1381),所述的第二架体(1312)上还设有与第一卡合槽(13121)方向相反的第二卡合槽(13122),且所述的第三架体(138)上还设有与第一卡勾(1381)方向相反并能够与第二卡合槽(13122)卡合的第二卡勾(13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82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屏冲击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氢能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