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烟感的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7512.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苏翊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翊宸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燃气灶 自动 熄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烟感的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包括基于电路板上的单片机控制器,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用于烟雾检测的烟感传感器,并通过数模传感器将烟雾的浓度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控制器通过数字信号的大小判断是否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在输出电路接口上施加高电平,使得常闭继电器上电后断开,从而给电磁阀上电,结果电磁阀吸合,关闭燃气通道;利用烟雾传感器检测烟雾浓度的方法来实现燃气灶的自动熄火保护切实有效,该自动熄火装置可以防止燃气灶干烧,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无须对现有的燃气灶做大的改动,即可实现自动熄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烟感的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
背景技术
熄火保护装置是当燃气灶遇到意外熄火时自动关闭燃气阀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如遇风将火吹灭或煮稀饭溢出将火浇灭等情况,熄火保护装置就会关闭燃气阀,防止大量燃气泄漏到室内造成中毒或火灾事故。
现有的熄火保护装置主要采用热电偶技术和火焰离子检测技术来实现。
热电偶熄火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按旋钮,小火点燃时,热电偶(感应针)受热产生热电势,通过电路传给电磁阀的电磁线圈,产生磁力,使电磁阀吸合,燃气阀保持开启状态,燃烧通路打开,维持其正常燃烧。当出现意外熄火时,热电偶头部受热端逐渐冷却,电动势消失,导致电磁阀的线圈失电,电磁阀中的磁力消失,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复位,从而关闭燃气通道,终止供气,保证安全。
另一种是火焰离子检测,也就是火焰在燃烧时,在火焰内部会有一定量的负离子产生,当对火焰检测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当火焰熄灭时,电流消失,电磁阀失电而关闭,即切断燃气通道,保证使用安全。
对于防止干烧,通过检索发明专利,发现了其他一些自动熄火装置。
经查,CN210568589U公开了专利《一种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 CN210568589U利用振动传感器,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水开了,水开后,传送信息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自动控制开关断开熄火保护电路,达到自动熄火的目的。该装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对烧开水时,有自动熄火功能。炒菜时一定会有震动发生,该装置会产生误报警。
经查,专利《温度传感器、燃气灶及其温度监控和控火的方法》 CN109900377A,《燃气灶自动熄火断源装置》CN106369637A,《燃气灶干烧自动熄火装置》CN104832956A,《一种燃气灶具超温自动熄火保护方法及其装置》CN104165385A通过在燃气灶上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锅底的温度达到控火的目的,防止干烧的发生。考虑到在做饭和炒菜时不同的情况下,对锅底的温度需求不同,如果设置的温度控制阈值过低,那么会产生误熄火。如果设置的温度过高,有可能这时的干烧程度已经非常严重,达不到熄火保护的目的。譬如,熬粥时锅底温度大概100度,炒菜时锅底温度大概是150-200度,而煎牛排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口感,需要大火煎制,锅底温度大概是350度左右。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很难设置一个比较合适的温度控制阈值。而温度控制阈值不合适,则容易造成误熄火的结果。
经查,专利《一种燃气灶定时熄火装置》CN110500619A,《一种安全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CN107166448A在传统的热电偶/火焰离子熄火装置的基础上,安装可以随着电磁阀的工作而接通定时器电源的定时自动熄火的装置,来解决燃气灶因长时间无人照看产生的安全风险。但是在燃气灶开大火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干烧的程度,而定时器往往设置的安全事件阈值较长,因此,对于在短时间内就造成干烧的情况,该装置达不到自动熄火保护的功能。
经查,CN110805932A公开了专利《一种电磁阀、自动熄火系统及自动熄火方法》CN110805932A通过采集燃气灶图像的原理来达到自动熄火的功能。图像的特征信息包括被加热的炊具所在的灶位信息、炊具类型信息和沸水条件信息等。该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对图像特征信息的提取算法也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达不到自动熄火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翊宸,未经苏翊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7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机用防杂污的大盘
- 下一篇:一种抗压能力高的72A高强度布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