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冷却液腐蚀的燃料电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55715.6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2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202;H01M8/248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液 腐蚀 燃料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冷却液腐蚀的燃料电池结构,包括冷却液公共管道、燃料电池电堆、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包括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和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公共管道连通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冷却液公共管道上,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极单元,第一直流电源另一端连接正极集流板或负极集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冷却液对极板冷却流道的电腐蚀,适用于大功率燃料电池,尤其对集流板附近电化学腐蚀严重的冷却流道防护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冷却液腐蚀的燃料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在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中,电池冷却液会对极板的冷却流道造成一定的腐蚀。为了减少极板上冷却流道内的电化学腐蚀,目前已有技术主要通过增大腐蚀电流经过路经的阻抗来减小腐蚀电流,常规的方式包括:采用低电导率冷却液,监测冷却液电导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减少冷却液中的导电离子、在极板冷却流道表面覆盖保护层等。但是对于输出电压高达数百伏特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常规方式的防护方式效果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冷却液腐蚀的燃料电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冷却液腐蚀的燃料电池结构,包括冷却液公共管道、燃料电池电堆、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包括正极集流板、负极集流板和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公共管道连通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冷却液公共管道上,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极单元,第一直流电源另一端连接正极集流板或负极集流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设置在冷却液公共管道上,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极单元,第二直流电源另一端连接负极集流板或正极集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电池单元,冷却液流道位于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所述正极集流板和负极集流板分别设置于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为石墨单元或铂金单元。
进一步地,所以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范围为0.1V~100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蓄电池或隔离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液公共管道上设置电极单元,并且通过直流电源连接集流板,由此在冷却液的流场中形成与所在位置附近的极板相近的电势,减少冷却液和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减少冷却液对极板冷却流道的电腐蚀,适用于大功率燃料电池,尤其对于集流板附近电化学腐蚀严重的冷却流道,防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却液公共管道;2-燃料电池电堆;21-正极集流板;22-负极集流板;23-冷却液流道;24-阳极板;25-阴极板;26-膜电极组件;3-第一电极单元;4-第一直流电源;5-第二电极单元;6-第二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5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护理治疗盘
- 下一篇:一种低表面处理环氧涂料生产用高效混合搅拌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