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式高效阻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40883.8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7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倍利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陈志锋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高效 阻垢器 | ||
1.一种管道式高效阻垢器,包括设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器还包括扰流组件(2)和设置在所述扰流组件(2)下游的阻垢组件(3);
所述扰流组件(2)包括
导流器(21),所述导流器(21)与所述壳体(1)相连;
扰流器(22),所述扰流器(22)设置在所述导流器(21)的下游,并与所述导流器(21)呈可转动设置;
其中,所述扰流器(22)包括第一扰流件(221),所述第一扰流件(221)套设在所述导流器(21)上;所述第一扰流件(22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扰流器(22)靠近所述阻垢组件(3)的一侧排出水流的第一喷口(2211);所述扰流器(22)的布置型式包括一组、两组或多组,以达到水流经过所述扰流器(22)扰乱无序化再冲击阻垢芯片增强阻垢效果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22)还包括第二扰流件(222),所述第二扰流件(222)套设在所述第一扰流件(221)上;所述第二扰流件(222)与所述第一扰流件(221)固定连接,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扰流件(222)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扰流器(22)周向排出水流的第二喷口(2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件(221)包括一用于与第二扰流件(222)相连的底座(2213);所述第一喷口(2211)设置在所述底座(2213)上,并以所述底座(2213)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喷口(2221)以所述第二扰流件(222)的中心为圆心,于所述第二扰流件(222)的外壁上呈圆周阵列分布,其喷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扰流件(222)的外壁呈相切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2211)向所述底座(2213)外延伸设置,并与底座(2213)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21)包括导向叶片(211)和伸出轴(212);所述导向叶片(211)设置在所述导流器(21)靠近所述进水口(101)的一侧,并以所述伸出轴(212)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件(221)的中心设有用于套设所述伸出轴(212)的轴孔(2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件(222)包括
第一突缘(2222),所述第一突缘(2222)设置在所述第二扰流件(222)靠近所述导流器(21)的一侧;
第二突缘(2223),所述第二突缘(2223)设置在所述第二扰流件(222)靠近所述阻垢组件(3)的一侧;
多个推动叶片(2224);所述推动叶片(2224)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突缘(2222)的内壁上,并以所述扰流器(22)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组件(3)包括多个阻垢件(31);所述阻垢件(31)包括阻垢叶片(311),所述阻垢叶片(311)设置在所述阻垢件(31)远离所述进水口(101)的一侧,并以所述阻垢件(31)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11)、内壳(12)以及用于合并所述外壳(11)和所述内壳(12)的端盖(13);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槽(103),所述第一限位槽(103)用于将所述导流器(21)与所述壳体(1)相连;第二限位槽(104),所述第二限位槽(104)用于将所述阻垢件(31)与所述壳体(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倍利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倍利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408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