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33449.7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斌;张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诚益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01D29/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 地址: | 22402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水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包括蜡水存储筒,所述蜡水存储筒内部填充有蜡水;所述蜡水存储筒敞口上端悬挂有分离罩,所述分离罩顶部中心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驱动端头沿装载顶盖伸出并且与升降驱动轴驱动对接,所述升降驱动轴底部端头与轴承座对接,所述轴承座密封安装在底盘中心,所述底盘外圈端头安装有提取网结构,所述提取网结构与蜡水存储筒内置的蜡水选择性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网兜式汇集蜡水的方式,可尽可能的调节蜡水的混合比例,从而限制了每次提纯蜡的容量差值。解决了以往定量取蜡水的过程中,提取蜡的容量差值前后差距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蜡膜铸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蜡膜过程中,蜡膜的循环利用可解决大量成本,但是由于先前蜡水混合需要完成蜡水分离工序;而在回收的过程中,蜡水分离后,蜡膜的形状以及结构需要通过指定的模具完成封存,便于后期运输。
而以往盛装蜡水的容器均是桶装结构,由于蜡喝水的密度不一,在蜡水的混合液中无法通过普通浸没式盛装方式完成一定比例的蜡水调和和盛装工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兜式盛装蜡水,并且通过网兜内部结构完成蜡水收集以及均匀打散汇集,配合顶部分离罩完成蜡水冷热分离工序的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包括蜡水存储筒,所述蜡水存储筒内部填充有蜡水;所述蜡水存储筒敞口上端悬挂有分离罩,所述分离罩顶部中心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驱动端头沿装载顶盖伸出并且与升降驱动轴驱动对接,所述升降驱动轴底部端头与轴承座对接,所述轴承座密封安装在底盘中心,所述底盘外圈端头安装有提取网结构,所述提取网结构与蜡水存储筒内置的蜡水选择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提取网结构包括纵筋和张力网,所述纵筋以竖直状态均匀分布在底盘外圈,两两相邻的纵筋之间安装有张力网。
更进一步,所述纵筋内部插装有冷凌管,所述冷凌管的线路沿底盘内置的线路管与外置功能设备对接,所述冷凌管与纵筋之间的张力网导温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底盘外圈侧壁上安装有弹力锁,所述弹力锁与分离罩内置的锁槽选择性卡接,所述分离罩沿锁槽上端分别嵌装有若干组换热管道。
更进一步,所述分离罩顶部装载顶盖外接有气流输入管和蒸汽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出管沿装载顶盖延伸至分离罩内,并且蒸汽输出管与负压集气端口连通,所述负压集气端口固定安装在装载顶盖底部端面。
更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轴沿根部套装有涡流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网兜式汇集蜡水的方式,尽可能的调节蜡水的混合比例,从而限制了每次提纯蜡的容量差值。解决了以往定量取蜡水的过程中,提取蜡的容量差值前后差距较大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网兜结构的多面积提取蜡水结构,对比以往的顶部敞口式桶装提取结构,网兜结构的提取效率更高且后续冷凝蜡更容易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蜡膜铸造用蜡水分离装置分离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列表:
1-1为气流输入管、1-2为蒸汽输出管、2为负压集气端口、3为涡流辊、4为张力网、5为纵筋、6为弹力锁、7为底盘、8为轴承座、9为线路管、10为升降驱动轴、11为蜡水存储筒、12为分离罩、13为装载顶盖、14为换热管道、15为锁槽、16为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诚益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盐城市诚益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3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