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1249.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12;B60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汽车 后视镜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镜体、控制器以及摄像头,所述镜体和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镜体镜背面上安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插设有安装框,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上均贯穿有插孔,且当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插合时,两个所述插孔相互对齐,所述安装框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插杆,当所述插杆贯穿两个所述插孔时,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相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螺丝固定相比,其拆卸操作更为简单,这样设计的因素是考虑到车内的空间狭小,同时车内后视镜距离挡风玻璃以及车顶过近,采用传统的螺丝连接不便于进行操作,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具有方便拆卸和安装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目前的车内后视镜区别于传统的后视镜,具有监控、道路显示,数字屏等一系列的科技功能,同样由于功能性的增加,其在日常汽车维护保养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检修操作,但是目前的后视镜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采用螺丝连接,主要是镜体与控制结构之间的连接,其拆装过程中存在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后视镜,包括镜体、控制器以及摄像头,所述镜体和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镜体镜背面上安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插设有安装框,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上均贯穿有插孔,且当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插合时,两个所述插孔相互对齐,所述安装框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插杆,当所述插杆贯穿两个所述插孔时,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相接,当所述插杆在连接件作用下与两个所述插孔分离时,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可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导杆、推板、复位弹簧以及穿孔,所述插杆和复位弹簧均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插杆连接,所述穿孔贯穿构造在所述安装框外周侧,所述推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一端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插杆之间安装有迫紧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与所述导杆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沿镜体的长度向构造在所述连接框和安装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上安装有与所述安装框内壁面接触且用于遮挡所述穿孔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贯穿构造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安装有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螺丝固定相比,其拆卸操作更为简单,这样设计的因素是考虑到车内的空间狭小,同时车内后视镜距离挡风玻璃以及车顶过近,采用传统的螺丝连接不便于进行操作,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具有方便拆卸和安装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逸,未经王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1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墙体抹灰桶竖向吊运联钩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