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27891.9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孙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华拓同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2 | 代理人: | 南梦怡 |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回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锅炉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锅炉本体右侧的上方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连通有燃烧进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锅炉本体、蓄水箱、进水管、燃烧进气管、鼓风机、排烟管、横管、U形管、输烟管、过滤箱、送烟管、水泵和输水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不能将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问题,具备构造简单,烟气热量传递快,余热回收效果好,对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会产生余热,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例如烧水用锅炉在工作时排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可以使用余热回收结构进行热量收集再利用,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不能将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具备构造简单,烟气热量传递快,余热回收效果好,对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不能将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锅炉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锅炉本体右侧的上方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连通有燃烧进气管,所述燃烧进气管的底部连通有鼓风机,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右侧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远离排烟管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箱的内部并连通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底部贯穿至蓄水箱的底部并连通有输烟管,所述输烟管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左侧的上方连通有送烟管,所述送烟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鼓风机输入端的上方连通,所述蓄水箱左侧的下方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顶部与进水管的底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横管内壁的顶部铰接有回流挡板,所述横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右侧与回流挡板的左侧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正面滑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过滤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网框,所述网框的内部设置有滤材,且滤材包括活性炭和多孔陶瓷,所述过滤箱内壁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正面与网框的背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底部和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表面与过滤箱的表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横管和输水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清理舱门,所述清理舱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表面与蓄水箱的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锅炉本体、蓄水箱、进水管、燃烧进气管、鼓风机、排烟管、横管、U形管、输烟管、过滤箱、送烟管、水泵和输水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构造复杂,烟气传递热量效果慢,导致烟气热量散发快,得不到充分利用,余热回收效果差,不能将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问题,具备构造简单,烟气热量传递快,余热回收效果好,对烟气中残留的可燃物进行再次燃烧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7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弱电检测仪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工程用消防管道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