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25992.2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 |
代理公司: | 威海松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2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区域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第一插板、连接板、安装板、第二插槽、第二插板、竖板、卡板、螺杆、机箱、转柱、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转板、监测装置本体、摄像头、外壳、盒体、弹簧、缓冲板、缓冲杆、防护板和锥形杆的配合,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简便的拆装机构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进行拆装,以此提高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是生物学术语,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种,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现在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海洋生物保护计划,通过对海洋保护区域投放监测装置,以监测该保护区域内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但是现有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的安装结构较为固定,通常采用螺栓和螺钉等简易部件进行安装固定,由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需要长期在海底进行工作,安装部件容易出现锈蚀,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拆装不便,给海洋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为此,这里推出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具备拆装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拆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竖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内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位于监测装置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腔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相反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锥形杆。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轮,调节轮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加固绳,所述加固绳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杆。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提把,所述提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标记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第一插板、连接板、安装板、第二插槽、第二插板、竖板、卡板、螺杆、机箱、转柱、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转板、监测装置本体、摄像头、外壳、盒体、弹簧、缓冲板、缓冲杆、防护板和锥形杆的配合,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简便的拆装机构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进行拆装,以此提高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监测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5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耐腐蚀的铸瓷嵌体
- 下一篇:一种分库岸V型流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