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及超柔超弹两线毛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24603.4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伟;于希超;姚保忠;宋立松;姜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D04B1/02;D04B1/18;D04B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克洛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6 | 代理人: | 王伟珍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面 针织 大圆 超柔超弹两线毛圈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及超柔超弹两线毛圈面料,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包括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所述集圈三角挺针最高点较传统型集圈三角挺针最高点提高;三角排列方式为:第一针道、第三针道、第五针道:针织三角、针织三角、针织三角;第二针道:集圈三角、浮线三角、浮线三角;第四针道:浮线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第六针道:浮线三角、浮线三角、集圈三角。改进集圈三角成本低,能够提高针织设备应用范围及设备利用率,使用改进后的集圈三角编织的两线毛圈面料具有弹性好,布面平整,纹理清晰,手感柔软丰满,弹性优越,缩水稳定,克重均匀,无露氨纶疵点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及超柔超弹两线毛圈面料。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两线卫衣面料,圈纱线圈长度短,即使加氨纶也达不到四面弹和柔软的效果,且坯布在编织过程中,布面容易出现反丝、跳圈等疵点,影响布面质量和外观效果,从而给成衣生产造成很大浪费,因此目前此类面料很难大规模量产。普遍认为生产此种面料需要为此研发专用织机,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如果研发专用织机,不仅投入费用大,且不能保证面料的弹性手感等各种指标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及超柔超弹两线毛圈面料。
根据本实用的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单面针织大圆机,包括针织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所述集圈三角挺针最高点到集圈三角的底边的距离为13.71mm~16.7mm,所述集圈三角挺针最高点是指集圈三角的走针槽上边沿最高点位置;
三角排列方式为:
第一针道:针织三角、针织三角、针织三角;
第二针道:集圈三角、浮线三角、浮线三角;
第三针道:针织三角、针织三角、针织三角;
第四针道:浮线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
第五针道:针织三角、针织三角、针织三角;
第六针道:浮线三角、浮线三角、集圈三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圈三角挺针最高点到集圈三角的底边的距离为 14.7mm。
根据本实用的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使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所述单面针织大圆机生产的超柔超弹两线毛圈面料,面料以6路为一个循环,1、3、5路为表面纱,第1路为针织、针织、针织织造结构循环,第3路为针织、针织、针织织造结构循环,第5路为针织、针织、针织织造结构循环;第2、4、6路为圈纱,第2路为集圈、浮线、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4路为浮线、集圈、浮线织造结构循环,第6路为浮线、浮线、集圈织造结构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3、5路使用40/1R赛紧纺+30D氨纶,赛紧纺线长320mm-450mm/100枚针送纱量,氨纶线长120mm-170mm/100枚针送纱量,第2、4、6 路使用32/1R赛络紧密纺,赛络紧密纺线长135mm-190mm/100枚针送纱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4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