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17398.9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9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垚;朱建政;俞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30 | 分类号: | H01M50/30;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周学永 |
| 地址: | 1024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件和穿设在该电芯组件上的泄压连通部;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扣合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泄压连通部的连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模组规格尺寸,灵活增设电芯组件的数量,满足不同规格模组的拼装,提高车型空间体积利用率及成组效率,达到提升电池包的电量和系统的能量密度的有益效果;再者,通过穿设在该电芯组件上的泄压连通部,当电芯出现热失控时内部产生的高压气体经泄压连通部向外界定向疏通,避免损坏电池模块及其周围零部件,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关于电池模组,目前主流的有355,390,590系列模组,这几类模组共同缺点是灵活性不够,成本较高,成组效率较低且不能满足不同车型内部电池仓尺寸的需求。尤其是作为最主流的355模组尺寸较小,只能适合轴距较小的新能源汽车,需要车型平台的尺寸小,电芯本体的成组效率低,成本高。
由于各家整车企业的需求不一样,每家企业的不同车型需求也不同,电芯企业的尺寸更是难以一刀切来满足各个整车企业的模组规格。如:对于一些模组规格,355系统模组会存在横向放3个则有太多空余,放4个还无法实现的情况,致使难以充分利用车型上的空间,从而造成灵活性差,体积利用率及成组效率低,大大影响了电池包的电量和系统的能量密度。
随着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电芯因单体电压低,无法满足用户负载的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串并混合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后,辅以电压、温度、电流等监控管理控制,实现负载侧的直接供电。传统的方壳锂离子电池模块一般由方壳电芯本体、电芯间缓冲垫、支撑框架、电连接件、绝缘组件、安全组件等构成;其中,方壳电池的正、负极极柱和泄压阀均位于电池的上表面,且正、负极极柱从电池的上表面向外凸出,在极柱上方布置汇流排。
目前,传统的方壳锂离子电池成组后,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电芯内部产生的高压气体一般通过防爆阀排出,通过防爆阀散发出来的气体会向四面八方扩散,容易对周围零部件造成损坏,高温高压气体如果不及时排出到电池箱外,气体会膨胀产生较大压强,很容易发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亟需对传统方壳锂离子电池结构进行改进,以适满足整车企业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至少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之一;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模组规格尺寸,灵活增设电芯组件的数量,满足不同规格模组的拼装,提高空间体积利用率及成组效率,达到提升电池包的电量和系统的能量密度的有益效果;再者,通过穿设在该电芯组件上的泄压连通部,从而将电芯热失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经泄压连通部向外界定向疏通,避免损坏电池模块及其周围零部件,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件和穿设在该电芯组件上的泄压连通部;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扣合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泄压连通部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本体上设置有极柱和防爆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底部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壳体和用于防护所述极柱的极柱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为凸起状结构,包括扣合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扣合部和与该扣合部中空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该第一壳体背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上,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所述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极柱的穿设孔。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盖体的上表面不超出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17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砂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畜牧专业的饲料混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