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15530.2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江龙跃;刘尧龙;朱永清;王胤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6 | 分类号: | C03B18/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法锡槽 口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的浮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本实用新型的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包括底板、隔板和盖板,底板与盖板密封连接形成中空腔体,隔板位于中空腔体内并分别与底板、盖板密封连接,隔板设有多块,多块隔板将中空腔体分隔成用于冷却出口唇板上部分的上部冷却通道和用于冷却出口唇板中下部分的下部冷却通道,上部冷却通道和下部冷却通道相互独立,上部冷却通道、下部冷却通道的一端位置分别开设有用于通入气体冷却介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上部冷却通道、下部冷却通道的另一端位置分别开设有用于排出气体冷却介质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减少了冷却气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的浮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
背景技术
浮法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产能最高的平板玻璃生产技术,普通建筑玻璃、超白光伏玻璃、超薄玻璃、电子显示玻璃等目前都可以用浮法技术生产。出口唇板焊接在锡槽的末端,作为锡槽的钢壳的一部分支撑着锡槽底砖。锡槽的末端与过渡辊台连接,锡槽出口唇板暴露在约为600℃的过渡辊台空间内,在此温度下锡槽出口唇板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出口唇板与锡槽底砖脱开形成缝隙,锡槽内的锡液灌入缝隙内不仅对出口唇板造成腐蚀,也会引发漏锡事故,而漏锡事故一旦发生不易处理,因此在出口唇板内通有冷却介质,以保证锡槽末端与过渡辊台连接部分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出口唇板主要采用水冷、水冷加气冷和纯气冷三种冷却方式。水冷的方式在玻璃板经过锡槽的出口时温降太大,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影响玻璃板的生产质量,在超薄玻璃的生产过程中还容易发生断板事故,同时,水冷出口唇板在长期使用后,内部水路容易结垢堵塞使冷却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出口唇板产生变形,而出口唇板一旦漏水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水冷加气冷,即上部靠近锡液温度较高的区域采用水冷,下部温度较低的区域采用氮气冷却的方式,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水冷方式的弊端;公告号CN 202898216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生产超薄玻璃的浮法锡槽出口唇板采用了纯气冷的方式,但这种纯气冷的方式存在几点不足:1、对于宽度较宽的锡槽,出口唇板冷却面积大,为了保证出口唇板冷却到安全温度,所需冷却气量非常大;2、冷却气出气有两种方式,都存在不足,一种作为锡槽保护气通过连接锡槽的顶罩进入锡槽内,由于冷却气的出气量非常大,对于锡槽内的气氛和压力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另一种是排到渣箱内,由于冷却气的出气量太大,渣箱内的碎玻璃屑、锡灰等颗粒物被气流吹起落到玻璃板上造成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冷却气用量的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法锡槽的出口唇板,包括底板、隔板和盖板,底板与盖板密封连接形成中空腔体,隔板位于中空腔体内并分别与底板、盖板密封连接,隔板设有多块,多块隔板将中空腔体分隔成用于冷却出口唇板上部分的上部冷却通道和用于冷却出口唇板中下部分的下部冷却通道,上部冷却通道和下部冷却通道相互独立,出口唇板在上部冷却通道、下部冷却通道的一端位置分别开设有用于通入气体冷却介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出口唇板在上部冷却通道、下部冷却通道的另一端位置分别开设有用于排出气体冷却介质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优选地,出口唇板为轴对称结构,在出口唇板的对称轴线的两侧均设有上部冷却通道和下部冷却通道,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位于出口唇板的中部,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位于出口唇板的两端。
优选地,上部冷却通道的路径的长度短于下部冷却通道的路径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道相连通,第一出气口与第一出气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计,第一出气管道上设有热电偶。
优选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进气管道相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第二出气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15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紧固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复合微生物生产的原料翻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