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08229.9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8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会义;王利龙;孙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9/16 | 分类号: | B65H29/16;B65H43/00;G01R29/24;G01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杨晶晶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防污 家用轿车 坐垫 面料 静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涉及坐垫面料防静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内固定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一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固定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滑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电机转动可以带动丝杠转动,配合丝杠与滑块螺纹连接的设置,进而可以使滑块沿着滑槽移动,最终可以使静电检测仪升降,对面料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面料防静电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
背景技术
坐垫面料与其他物体发生密切接触和摩擦时,会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的转移,结果产生静电,若坐垫面料带电后,会大量吸附尘土,容易沾污,而且容易产生电火花,因此,静电干扰会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因此需要对坐垫面料的防静电效果进行检测。
现有市面上的对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的静电检测大多是人工进行检测,如此操作耗时耗力,而现有的防静电检测设备大多结构复杂,较为不便于使用,且坐垫面料在不同温度上防静电效果也有一定差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磨防污家用轿车用坐垫面料防静电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静电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滑块尺寸等于滑槽。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连接架内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连接架设置在安装架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电机转动可以带动丝杠转动,配合丝杠与滑块螺纹连接的设置,进而可以使滑块沿着滑槽移动,最终可以使静电检测仪升降,对面料进行检测。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转动转盘可以带动螺纹杆转动,配合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设置,进而可以使螺纹杆在螺纹孔内升降,最终可以带动固定板升降,将放置于传送带上方的面料进行固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温度检测仪,可以检测面料表面的温度,以便于检测不同温度下面料的防静电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8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