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8050.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易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治平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7/003;F24F8/158;F24F8/108;F24F13/2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众元信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57 | 代理人: | 王宣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空调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包括镶嵌在建筑墙体内部的壳体,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来对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进行混合的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第一混合腔的侧壁上固定并连通有风管一,风管一远离第一混合腔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用来输送新风的新风管和用来输送室内风的室内风管,第一混合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一,转动杆一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叶轮一,第二混合腔的侧壁固定并连通有风管二,且风管二用来向室内输送混合后的新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对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进行二次混合,使得使得混合风温度均匀,使出风温度更为舒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房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
背景技术
被动房建筑采用被动式设计使建筑对采暖和空调的需求最小化,除了低能耗的特点外,被动房建筑的优势还体现在其较好的建筑舒适度,相较于一般的建筑,使得被动房暖通空调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被动房空调系统,在对室内空气更换循环的过程中,新风温度较低,室内风温度较高,在室内风进行净化后为了避免室内风的热量流失,提高热利用效率,因此需要把净化后的热的室内风与新风进行混合处理,然后输送至室内,而现有的混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1、现有的混风装置采用单一的混合结构,进而导致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混合不均,输入至室内的混合风温度的均匀性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2、现有混风装置多数是使用多组螺栓对其内部部件进行固定的,而其多组螺栓固定虽较为牢固,但不便于操作人员后期对其进行拆卸工作,进而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的繁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1、现有的混风装置采用单一的混合结构,进而导致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混合不均,输入至室内的混合风温度的均匀性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2、现有混风装置多数是使用多组螺栓对其内部部件进行固定的,而其多组螺栓固定虽较为牢固,但不便于操作人员后期对其进行拆卸工作,进而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的繁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包括镶嵌在建筑墙体内部的壳体,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来对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进行混合的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且第一混合腔的侧壁上固定并连通有风管一,且风管一远离第一混合腔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连接用来输送新风的新风管和用来输送室内风的室内风管,第一混合腔内部底部一侧的背面一端与第二混合腔内部顶部靠近第一混合腔一侧的背面一端相互连通,第一混合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一,转动杆一的外侧设置有两组叶轮一,第二混合腔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过滤组件,第二混合腔的侧壁固定并连通有风管二,且风管二用来向室内输送混合后的新风。
优选的,混合过滤组件包括转动杆二、叶轮二、活性炭网板、过滤网板、U型安装槽和螺纹杆,转动杆二位于第二混合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转动杆二外侧靠近第一混合腔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叶轮二,转动杆二远离叶轮二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U型安装槽,同侧两组所述U型安装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板和活性炭网板,同侧两组所述U型安装槽的内部皆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螺纹杆,且螺纹杆分别贯穿至过滤网板和活性炭网板的内部并与其相互适配。
优选的,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相互靠近一侧的一端共同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分别与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活性炭网板和过滤网板内部的底部皆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纹杆相互适配。
优选的,壳体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密封仓门,且密封仓门与第二混合腔相互配合。
优选的,同侧两组所述U型安装槽皆为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被动房空调系统的混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治平,未经易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8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