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深地下室分区拆换撑施工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4069.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员子斌;王超峰;杨可可;张家涛;魏治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8;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地址: | 71001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分区 拆换撑 施工 体系 | ||
1.一种超深地下室分区拆换撑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基坑区域外沿打设的多个咬合桩和多个打设在基坑区域的钢管立柱桩,多个钢管立柱桩和多个咬合桩之间通过由上至下设置的N道支撑梁连接,多个钢管立柱桩中位于基坑内中部的一排钢管立柱桩将基坑分为第一基坑区和第二基坑区,该排钢管立柱桩包括多个分区钢管立柱桩(17),分区钢管立柱桩(17)的一侧设置有临时结构传力柱(18),临时结构传力柱(18)远离分区钢管立柱桩(17)的一侧正对的咬合桩上由下至上设置有N+1个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一,临时结构传力柱(18)与分区钢管立柱桩(17)接触的一侧正对的咬合桩上由下至上设置有N+1个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二,临时结构传力柱(18)由下至上设置有N+1层传力梁,传力梁与对应的咬合桩上的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一和对应的咬合桩上的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二等高且一一对应,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一的外露端抵接外墙一顶部外侧,结构板一的一端与外墙一顶部内侧连接,结构板一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传力梁连接,结构外墙支撑短柱二的外露端抵接外墙二顶部外侧,结构板二的一端与外墙二顶部内侧连接,结构板二的另一端穿过临时结构传力柱(18)与对应的传力梁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N道支撑梁和N+1层传力梁上下交错设置;
外墙一和咬合桩、以及外墙二和咬合桩之间填充有回填料(2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地下室分区拆换撑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咬合桩中位于第一基坑区内的咬合桩为第一咬合桩(1),多个所述咬合桩中位于第二基坑区内的咬合桩为第二咬合桩(2),多个钢管立柱桩中位于第一基坑区内的钢管立柱桩为第一钢管立柱桩(3),多个钢管立柱桩中位于第二基坑区内的钢管立柱桩为第二钢管立柱桩(4),第一咬合桩(1)顶部设置有第一冠梁(5),第二咬合桩(2)顶部设置有第二冠梁(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深地下室分区拆换撑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N取3,其中,第一道支撑梁被位于基坑内中部的一排钢管立柱桩分为第一道支撑梁一(7)和第一道支撑梁二(8),第一道支撑梁一(7)远离第一道支撑梁二(8)的一端与第一冠梁(5)连接,第一道支撑梁二(8)远离第一道支撑梁一(7)的一端与第二冠梁(6)连接;
第二道支撑梁被位于基坑内中部的一排钢管立柱桩分为第二道支撑梁一(11)和第二道支撑梁二(12),第三道支撑梁被位于基坑内中部的一排钢管立柱桩分为第三道支撑梁一(13)和第三道支撑梁二(14),第二道支撑梁一(11)远离第二道支撑梁二(12)的一端和第三道支撑梁一(13)远离第三道支撑梁二(14)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腰梁(9)与第一咬合桩(1)连接,第二道支撑梁二(12)远离第二道支撑梁一(11)的一端和第三道支撑梁二(14)远离第三道支撑梁一(13)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腰梁(10)与第二咬合桩(2)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深地下室分区拆换撑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底部设置有基础顶,所述基础顶被位于基坑内中部的一排钢管立柱桩分为第一基础顶(15)和第二基础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40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车
- 下一篇:一种螺旋板载荷试验反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