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03587.0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巨鼎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直流电源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涉及交互式电源领域,该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包括:市电电源模块,用于供给220V交流电;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作为第一电源供电;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电压是否欠压,欠压时驱动备用电源模块;断电控制模块,用于降压整流滤波模块无电压输出时,驱动备用电源模块;备用电源充电模块,用于为备用电源模块供给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电源正常时,启用第一电源供电,并对第二电源充电,在第一电源故障时,自动启用第二电源进行供电,确保用电设备一直得电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互式电源领域,具体是一种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交换式电源就是动态电源,也叫开关电源,就是机器和其他部件要用电的时候,收到信号后马上供电,当机器不用电的时候马上停止供电。这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是电源供应器的一种。其功能是将一个位准的电压,透过不同形式的架构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电流。
目前市场上交互式电源缺乏备用电源,在唯一一个供给电源出现故障时,将会导致用电设备工作存疑,难以完成预期工作,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互式双直流电源切换装置,包括:
市电电源模块,用于供给220V交流电;
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作为第一电源供电;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电压是否欠压,欠压时驱动备用电源模块;
断电控制模块,用于降压整流滤波模块无电压输出时,驱动备用电源模块;
备用电源充电模块,用于为备用电源模块供给电压;
备用电源模块,用于断电、欠压时作为第二电源供电;
市电电源模块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第一供电模块、断电控制模块、备用电源充电模块,断电控制模块连接备用电源模块,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电压检测模块、备用电源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备用电源模块,备用电源充电模块连接备用电源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稳压器U1、二极管D1、电阻R2,稳压器U1的输入端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稳压器U1的连接电路负极端连接电路负极,稳压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备用电源充电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位器RP1、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4、电容C1、放大器U2,电位器RP1的一端连接电阻R4、第一供电模块,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放大器U2的反相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路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1、放大器U2的同相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路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路负极,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备用电源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断电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继电器J1,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继电器J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电路负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备用电源充电模块包括电阻R1、三极管V1,电阻R1的一端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第一供电模块,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备用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巨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巨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3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