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阳光照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00755.0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晔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V7/00;F21V5/04;F21V5/00;F21V17/10;F21V15/01;F21V33/00;F21V14/04;F21V8/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石伍军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阳光 照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阳光照明系统,包括:定日镜,所述定日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光线传输机构,所述光线传输机构包括:第二反射镜和散射器,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照射至散射器,经所述散射器散射后照射至照明区域。通过设置自动转动调节的定日镜,通过第一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第二反射镜上,再经由第二反射镜将太阳光线反射至散射器上。由于太阳光线及反射光线为平行光线,因而无需导光管,节省了人力物力,费用大幅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式阳光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阳光的高效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太阳光线以其全频谱的特性在照明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显色性优良,有利于视力保护、心理健康等。
目前大规模采用的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照明方式,由于太阳能板及电光转换率的限制,整体效能仅不到5%,而直接将阳光光线通过装置导入室内进行照明,其效率及照明质量要高的多。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为固定式导光管产品,由于日间太阳相对位置的持续变化,阳光入射角度不断变化,为了导入尽量多的阳光,普遍采用了费用高昂的高反射率材料制作的导光管,整套系统价格较高,经济性不高;由于早晚太阳光入射角度较小,导光管有效受光面积较小,且光线在导光管中需要多次反射才能到达室内,传输损耗大,造成了早晚暗,中午亮的不均匀情况;同时由于太阳光在圆形导光管中反射后会造成严重的光线晕斑,因而输出光线在各照射方向上也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阳光照明系统,解决阳光导入在日间亮度变化大,光线不均匀以及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主动式阳光照明系统,包括:
定日镜,所述定日镜包括:第一反射镜;
光线传输机构,所述光线传输机构包括:第二反射镜和散射器,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照射至散射器,经所述散射器散射后照射至照明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输机构还包括多功能保护玻璃和外壳,所述第二反射镜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是隔热玻璃或隔紫外线玻璃,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经多功能保护玻璃后照射至第二反射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安装在外壳对应的光线入射口处,所述光线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打开或关闭所述外壳的光线入射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输机构还包括安装在照明区域附近的消防报警器,所述消防报警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消防报警器报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多功能保护玻璃打开所述外壳的光线入射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对应多功能保护玻璃的内侧或外侧处设有可遮挡多功能保护玻璃的遮光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器是菲涅尔凹透镜、磨砂玻璃或半透明塑料板散射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器的周围还设有用于照明的补光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日镜还包括和旋转支撑底座,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旋转支撑底座上,所述旋转支撑底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翻转和/或旋转,所述旋转支撑底座包括支撑架、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用于带动支撑架转动,所述第一反射镜可翻转地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反射镜背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推动第一反射镜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晔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晔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0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