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96542.5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蔺昊地;侯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佳烨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李真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凝土 制备 强度 检测 实验 混合 土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主要涉及混凝土实验制备设备领域。包括壳体、搅拌件,所述搅拌件配合设置在壳体内,对进入壳体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所述壳体连接有两个所述储存槽,且每个所述储存槽与搅拌件连接的管件内设置有螺旋下料机构,通过螺旋下料机构使储存槽内的材料下落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的进水口连接管件,通过管件向壳体内填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使制备混凝土块的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充分混合,不会出现混合的材料中出现较小的颗粒状凝固混凝土的问题,以保障制得的混凝土块内部密度一致,使得最后得到的各项混凝土块检测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实验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是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使用混凝土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屡见不鲜,因为其具备很好的抗压强度,使得建筑具备很好的稳定性。混凝土常见的制备方式大多为水、沙子和水泥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进而进行建筑,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进行混合,才能够得到制备不同建筑的混凝土,是一个需要实验才能够得知的问题。现有的混合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材料比例制备混凝土块,进而对所制得的混凝土块进行各种如抗压强度检测等检测测试,进而实验得出最好的材料比例。但是在进行混合时,是直接将一定比例的沙子、水泥和水一同加入到混合腔内进行混合,进而得到所要制得混凝土块的混凝土,但是在进行混合时,因为水泥具备遇水凝固的性质,这就使得在进行搅拌混合时,很容易出现较小的颗粒状凝固混凝土,进而在制得混凝土块时,不能够保障所制得混凝土块内部各个部分的密度一致,进而对最后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能够在制得不同比例的材料制得的混凝土块,且在进行混凝土的各项检测时,不会因为混合问题使混凝土最后的各项检测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它能够使制备混凝土块的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充分混合,不会出现混合的材料中出现较小的颗粒状凝固混凝土的问题,以保障制得的混凝土块内部密度一致,使得最后得到的各项混凝土块检测结果准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混凝土制备强度检测实验用的混合土制备混合设备,包括壳体、搅拌件,所述搅拌件配合设置在壳体内,对进入壳体内的材料进行搅拌;所述壳体连接有两个所述储存槽,且每个所述储存槽与搅拌件连接的管件内设置有螺旋下料机构,通过螺旋下料机构使储存槽内的材料下落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的进水口连接管件,通过管件向壳体内填水。
所述壳体的进水口内端位置连接有雾化喷头。
所述螺旋下料机构为螺旋绞龙,所述螺旋绞龙配合设置在储存槽下端位置,并通过连接电机,带动螺旋绞龙的自动旋转。
所述壳体的进水口位置连接设置有电磁流量阀。
所述搅拌件包括伺服电机、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对壳体内的材料进行搅拌。
所述进水口出通过管件连接有泵体。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能够使制备混凝土块的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充分混合,不会出现混合的材料中出现较小的颗粒状凝固混凝土的问题,以保障制得的混凝土块内部密度一致,使得最后得到的各项混凝土块检测结果准确。能够在制得不同比例的材料制得的混凝土块,且在进行混凝土的各项检测时,不会因为混合问题使混凝土最后的各项检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佳烨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佳烨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96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