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5383.9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少龙;李彦姝;贾晓峰;赵书艳;吴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C1/122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王红梅 |
地址: | 048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封 二次 排水口 接管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包括:预埋管件、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和机械翻板地漏,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位于预埋管件的一侧,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的存水弯和二次排水口设置为一体结构,存水弯的出水口连接预埋管件,存水弯的进水口用于连接废水排水管道,二次排水口内设置所述机械翻板地漏,并与其密封;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预埋在建筑降板沉箱处反水坎外侧的楼板中。本实用新型的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解决了沉箱内积水返臭至卫生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板同层排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降板同层排水系统中的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
背景技术
降板同层排水系统是将建筑结构下沉形成沉箱,排水横支管管道设置在沉箱内并在沉箱内回填,排水横支管管道的进水口连接卫生器具排水管,出水口连接管井内立管,管井内立管穿越楼板采用预埋管件与楼板一次性浇筑在建筑降板楼板中。为解决位于沉箱内的横支管管道接口处出现漏水造成异味返至卫生间的问题,通常在预埋管件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沉箱内积水的二次排水地漏。
目前,二次排水地漏上单独设置水封,发生漏水事故时,积水流量较小,自清能力差,沉箱内积水携带少量回填层的泥沙进入水封通道会使其堵死,二次排水地漏失去排水功能。二次排水地漏上设置无水封机械翻板,发生漏水事故时,机械翻板密封性能差,管道内臭气易从机械翻板处串出进入卫生间,导致沉箱内有积水还是会造成异味返出至卫生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降板同层排水系统中沉箱内积水返异味至卫生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水封的二次排水口预埋接管组件,包括:预埋管件、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和机械翻板地漏,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位于预埋管件的一侧,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的存水弯和二次排水口设置为一体结构,存水弯的出水口连接预埋管件,存水弯的进水口用于连接废水排水管道,二次排水口内设置所述机械翻板地漏,并与其密封;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预埋在建筑降板沉箱处反水坎外侧的楼板中。
优选的是,所述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的二次排水口与存水弯的出水口相对设置,并与存水弯的U型段经过过渡段连接,且二次排水口的顶端面高于存水弯的出水口的底端面;带二次排水口存水弯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翼环。
优选的是,所述存水弯的进水口的中心线与所述过渡段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0度-90度。
优选的是,所述二次排水口的顶端面高出存水弯的出水口的底端面的距离大于等于5mm。
优选的是,所述二次排水口的底部设置为半圆球形,半圆球形底部的顶端同轴设置有过渡直段,过渡直段的顶端同轴设置有环形密封槽,过渡直段的直径小于环形密封槽的直径,且小于半圆球形底部的直径,过渡直段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台阶状。
优选的是,所述存水弯设置为P型存水弯或S型存水弯,P型存水弯或S型存水弯通过侧排水弯管连接所述预埋管件,P型存水弯与所述侧排水弯管承插连接或一体连接,S型存水弯与所述侧排水弯管承插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预埋管件包括预埋接管和调心套筒,预埋接管内设置有圆形凸台,将预埋接管分为上承插口和下承插口,所述上承插口内设置所述调心套筒,所述下承插口内设置承插胶圈,用于直接连接排水直管;所述预埋接管的侧部一体设置所述侧排水弯管;
所述P型存水弯的出水口的底端面与预埋接管的底端面的距离大于40mm。
优选的是,所述存水弯设置为S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与所述预埋管件一体连接,且S型存水弯的出水口设置为水平出水段和倾斜出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5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冷散热服务器降噪机构
- 下一篇:多级加速电磁弹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