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导管尖端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74915.9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保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7/10 | 分类号: | B29C57/10;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汤小权 |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导管 尖端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导管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导管尖端成型装置,包括加热筒,加热筒内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后方设有成型芯轴,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上连接有支座,加热筒设置在支座的外侧,底座上还设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上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外侧设有成型芯轴,底座上还固定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穿孔,第一支架位于支座和第二支架之间,第一支架外侧设有成型模具,加热筒、成型模具、穿孔和成型芯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持续开启的加热筒,可以避免在加热导管时传统的需要关闭的加热筒的升温过程,保持导管在稳定的频率或温度下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导管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导管尖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导管尖端在成型制造时需要通过成型模具配合加热进行制造,具体使用时情况为:成型模具装在一支架上,装入感应线圈内固定不动,导管穿在导管芯轴,芯轴装在传动装置上,启动电源,感应线圈得电,感应线圈内的成型模具被感应加热,传动装置将装在芯轴上的导管送入成型模具内,导管被加热融化,芯轴与成型模具挤压导管成型,成型后传动装置带着芯轴与导管退出成型模具,加热电源关闭,导管完成成型。
而为了避免导管在进入成型模具的过程中融化,通过断电使得成型模具的温度下降到融化温度以下,这就导致每次导管成型都要启动一下电源,而感应线圈每次启动后加热成型模具,导致成型模具得到的温度不一致,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将导管送入成型模具,送入成型模具的导管,由于升温的过程很难同步达到最高温度,导管达不到最佳融化状态,造成成型效果不好,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塑料导管尖端成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每次导管成型都要启动一下电源,而感应线圈每次启动后加热成型模具,导致成型模具得到的温度不一致,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将导管送入成型模具,送入成型模具的导管,很难同步达到最高温度,导管达不到最佳融化状态,造成成型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导管尖端成型装置,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内设有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后方设有成型芯轴,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连接有支座,所述加热筒设置在支座的外侧,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外侧设有成型芯轴,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支座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外侧设有成型模具,所述加热筒、成型模具、穿孔和成型芯轴位于同一轴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加热筒可以持续的开启,避免开启时的升温预热过程,有效提升导管尖端成型质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筒为感应加热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筒为恒温加热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筒上还设有变频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架连接在第三传动装置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和第三传动装置均采用电动推杆,所述支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滑动连接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持续开启的加热筒,可以避免在加热导管时传统的需要关闭的加热筒的升温过程,保持导管在稳定的频率或温度下成型;同时采用分段传动,加热器与成型模具与导管相互独立,可以精准调整加热器与成型模具与导管之间的温度、时间参数,让成型达到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1、第一传动装置;12、第二传动装置;13、第三传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保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保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4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