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68540.5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驰利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29;H01B7/02;H01B7/42 |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宋春荣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燃 特性 低压 变频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涉及电缆领域。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绝缘层的外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设置有绝缘绳;该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的一侧连接在缓冲层内腔的内壁,在缓冲层的外部对移动板进行挤压,将移动板通过连接座和连接杆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上连接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在支撑环的外壁进行移动,且弹簧另一端的第二移动环与弹簧一端的第一移动环分别向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在电缆受到挤压时进行缓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变频电机所具有的体积小、成本低、节能优点,以及调速范围大、恒功率、恒转速等特性,因此大量被应用于矿山、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在当今倡导节能的社会大背景下,其前景将非常宽广,如今,在电线电缆行业,变频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的同步运行,通过控制收线的张力,达到生产速度保持一致,变频电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变频电缆的应用,
现有的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抗拉伸效果差,容易导致电缆内部的导线发生损坏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且现有的电缆在运输过程中,电缆受到挤压,容易导致电缆的损坏,抗压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包括:
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绝缘层的外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设置有绝缘绳;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绝缘绳的外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移动环,所述第二移动环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壁和第二移动环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且位于第二连接环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环的一侧设置在弹簧的一端和支撑环的外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特性的低压变频电缆,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的一侧连接在缓冲层内腔的内壁,在缓冲层的外部对移动板进行挤压,将移动板通过连接座和连接杆将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上连接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在支撑环的外壁进行移动,且弹簧另一端的第二移动环与弹簧一端的第一移动环分别向弹簧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在电缆受到挤压时进行缓冲,增加电缆的抗压,使得电缆不易损坏。
2、该实用新型,通过绝缘层对导体的进行保护,导体在屏蔽层内产生热量时,通过散热孔排入屏蔽层的外部进行散热,且绝缘绳设置在屏蔽层和缓冲层之间,绝缘绳由芳纶丝编织而成,耐高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重量轻同时增加抗拉伸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驰利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驰利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8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