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内模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5950.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任满庆;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6 | 分类号: | B66F7/16;B66F7/2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6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管内模 升降 装置 | ||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内模升降装置,涉及钢筋混混凝土制管工艺,包括内模,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内模的十字架和固定在机坑内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对应十字架的四个端部,其中两根立柱上均连接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伸缩端与十字架相连;在每根立柱上均连接竖向的导轨,在十字架的四个端部均连接滚轮,各滚轮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导轨内;在所述十字架上支撑长轴,长轴的端部连接齿轮,在立柱上连接竖向的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保证内模上升和下降垂直度和同轴度,确保钢筋混凝土管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混凝土制管工艺,尤其涉及使内模垂直升降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混凝土管成型方式比较多,由最先悬辊成型法、离心成型法、插入振动成型法、风动振动成型法、到后来的径向挤压成型法和大芯模振动成型法等,而内模升降快速成型法(也叫升芯式芯模振动成型法)目前是最为科学、最为先进的制管工艺,该产品已投放市场使用。但现有的内模升降是靠滚轮与轨道上下移动的,由于制管时的振动和受力不正均,再加上滚轮与轨道的间隙难控制,造成内模升降不垂直,导致内模升到位与插口体不同心,插口无法成型,使钢筋混凝土管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内模升降装置,保证内模上升和下降垂直度和同轴度,确保钢筋混凝土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内模升降装置,包括内模,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内模的十字架和固定在机坑内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对应十字架的四个端部,其中两根立柱上均连接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伸缩端与十字架相连;在每根立柱上均连接竖向的导轨,在十字架的四个端部均连接滚轮,各滚轮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导轨内;在所述十字架上支撑长轴,长轴的端部连接齿轮,在立柱上连接竖向的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齿条有四对,四对齿条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四根立柱上;长轴有四根,齿轮有四对,四对齿轮与四对齿条一一对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每根立柱上的导轨设置在一对齿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架同一端部的滚轮的轴向与齿轮的轴向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长轴的两端均连接带座轴承,带座轴承与十字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内模的上端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
本实用新型是内模装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上装有四对齿轮(分别装在四根长轴两端用带座轴承固定在十字架)和四组滚轮,四对齿条分别装在四根立柱上,四根导轨分别装在四根立柱上,立柱固定在机坑内,提升和下降是由二只升降油缸装在立柱上,带动十字架和内模实现了生产钢筋混凝土管时内模均匀速上升和脱模时匀速下降的垂直度和同轴度要求,在生产钢筋混凝土管时内模是从下向上匀速提升的,因脱模的需要,内模制作成上小下大有一定的锥度,在生产过程中内向上提升也起到挤压混凝土作用,使混凝土密实成型快,保证混凝土管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钢筋混凝土管内模升降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内模4的十字架3和固定在机坑内的四根立柱8,四根立柱8中其中两根为高立柱、两根为矮立柱,四根立柱8对应十字架3的四个端部,其中两根高的立柱8上均连接升降油缸7,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与十字架3相连。
在每根立柱8上均连接竖向的导轨5,在十字架3的四个端部均连接滚轮1,四组滚轮1分别设置在四根导轨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5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模升降式芯模振动制管机用刮料搓口成型机构
- 下一篇:全波单相恒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