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58391.4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万佳;李建良;王丽;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司雷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司雷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万佳 |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孙芳芳 |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微弱 声音 信号 识别 芯片 | ||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路语音传感器,多路语音传感器获取不同检测端的多路语音信号,并将多路语音信号输入至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经串口将多路语音信号传递至并列的多个语音放大电路,每一语音放大电路将其中的一路语音信号进行放大,每一语音放大电路的后端设置有一整形电路,每一整形电路的后端设置有带通滤波器,每一所述整形电路将经过语音放大电路放大后语音信号经过整形后再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后传递至神经网络系统,基于所述神经网络系统得到多个语音识别结果以及每一语音识别结果对应的置信度;
控制器CPU,具有多个控制开关,每一控制开关的一端耦合在所述神经网络系统的输出端,另一端与语音合成单元连接;
至少一组所述控制开关依据外部控制信号在控制器CPU控制下与语音合成单元进行连接,所述语音合成单元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将至少一组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传感器选用电容式MIC声音传感器,电容式MIC声音传感器拾取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将电信号放大,放大后经AC/DC转换器进行转换并再次放大后发送至数据采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器RAM,该存储器RAM与所述神经网络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以及与语音合成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采用NE5532放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卷积层、线性层、LMST层、安全连接层及输出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层设置有两层,每一卷积层具有由3X3的卷积核构成的卷积运算阵列;
在卷积层之后具有池化层;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卷积运算所需权重;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卷积运算所需的特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层具有第三存储单元,该第三存储单元用于设置进行训练的重复参数,
以及具有一运算单元,该运算单元连接第三存储单元及第四存储单元,所述第四存储单元与第三存储单元分离设置,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运算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MST层具有连续的3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弱声音信号识别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连接层具有连续的4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司雷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司雷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万佳,未经福建司雷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司雷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万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83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受热均匀的管道式电加热器
- 下一篇:多功能茶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