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53841.0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菁;夏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海尧 |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包括针座和端盖结构,所述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上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的所述针座上;所述端盖结构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端盖结构上开设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设置的针孔;所述端盖结构适于沿所述针的外壁从靠近所述针座的一端滑动至远离针座的另一端;所述针的折弯处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针的径向突出的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端盖结构抵接配合以将所述针尖限位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医护人员拔针力气较大时无损伤针从套筒组件中脱出容纳空间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伤针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
背景技术
无损伤针一般与输液港基座配合使用,用于医用输液中。医护人员通过无损伤针和输液港将药业输入患者身体,医治患者疾病。但是无损伤针在拔出瞬间,医护人员的手常因惯性不自觉回弹,极易导致医护人员按压基座手指被针刺伤,且无损伤针在使用后应避免被二次利用,因此需要对无损伤针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在现有的无损伤针上设置有针座和具有容纳无损伤针针头的容纳空间的端盖结构。端盖结构上设有套筒组件和挡板,套筒组件随着医护人员拔针的动作伸展使针头进入端盖结构内的容纳空间中,挡板复位将端盖结构上供针尖通过的通孔遮挡住,使针尖在受外力作用时无法从端盖结构的通孔中再次穿出,以将针尖封存;通过无损伤针的针头为弯头防止无损伤针尖从套筒组件中脱出。
但是由于无损伤针针身和针尖的外径与套筒组件中供针身穿过的孔的内径相同,若医护人员拔针时用力较大,则无损伤针很可能从套筒组件中脱出,起不到封存针头的作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拔针力气较大时无损伤针易从套筒组件中脱出容纳空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
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包括针座和端盖结构,所述端盖结构套设在出液口处折弯的针上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用于固定针的所述针座上;
所述端盖结构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端盖结构上开设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设置的针孔;所述端盖结构适于沿所述针的外壁从靠近所述针座的一端滑动至远离针座的另一端:
所述针的折弯处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针的径向突出的限位部,适于与所述端盖结构抵接配合以将所述针尖限位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端盖结构包括:
底座,所述针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上盖,其向靠近所述针座的方向凸起,与所述底座形成容纳空间;
与所述上盖滑动连接的套筒组件,其可滑动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套筒组件适于供所述针滑动套设在其上、穿过所述容纳空间后经所述针孔穿出所述端盖结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套筒组件抵接配合;
阻挡件,其设置在所述套筒组件上,适于与所述上盖的内壁抵接从而将所述套筒组件的一端限制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套筒;
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一容纳槽;
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设有供所述套筒与所述针滑动套设连接的通孔;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抵接配合。
可选的,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供所述针座插入。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连接有分隔件;
所述分隔件适于将所述套筒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分隔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环卫积水吸除装置
- 下一篇:铝镁合金焊丝加工用层绕装置





